深圳國資運營平臺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昨日宣布,擬轉讓深紡織A26%-29%的股份。轉讓完成后,深圳投控將不再是深紡織的控股股東。據深紡織公告,深圳投控此次轉讓股份不低于1.32億股且不高于1.47億股,轉讓價格不低于前30個交易日的加權平均價。
據測算,深紡織昨日復牌前30個交易日的加權均價約7.86元/股。這意味著,這筆股權交易總額將達到10.37億元至11.55億元。深圳投控還要求,受讓方必須是單一法人主體,從事平板顯示相關產業,持續經營三年以上且最近兩年連續盈利。
在過去幾年,深圳國資已經基本完成深紡織的改造,將該公司原本處于夕陽產業的紡織業務逐步剝離,同時與樂凱膠片合作培育出國內第一家TFT-LCD(液晶面板)用的偏光片生產商盛波光電。經過近幾年的整合,逐步將盛波光電股權納入到上市公司中,偏光片業務已經占據深紡織半壁江山。
值得注意的是,深紡織的另一國資股東深超科技在此次國資股權轉讓公告里并沒有明確表示退出的意愿。該公司作為深圳投控全資子公司,從事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業務,曾與TCL集團及韓國三星公司合資設立華星光電,投產兩條8.5代線TFT-LCD。目前,深超科技已逐步向TCL集團轉讓了華星光電的股權。
正因為華星光電與深圳國資有此淵源,同時又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從事平板面板產業的大型企業之一,盛波光電(深紡織主要子公司)下游一家企業的高管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深紡織股權的接盤人很有可能是華星光電。不過,華星光電公司總裁辦公室總監肖春昨日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公司有實力參與競購上述股權,但暫時還未了解到有參與競購的計劃。
轉讓深紡織的股權只是深圳國資改革的第一步。證券時報記者從接近深圳國資委的一位消息人士處獲悉,在此輪國資改革中,深圳將逐步退出非戰略性領域,將85%以上的資源集中到“一體兩翼”產業上,即基礎產業、金融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