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質監局公布廣東省中小學生校服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57批次校服不合格,“百如森”等校服品牌上榜。此外,“育星”校服檢出致癌染料。
據悉,廣東省質監部門聯合廣東省教育廳抽查了廣東省21個地級以上市及順德區84家企業生產、銷售的中小學生校服300批次,抽查依據相關質量指標和要求,對中小學生校服產品的使用說明、纖維成分及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13個項目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檢驗出不合格校服57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9%。
質監部門表示,不合格項目涉及到使用說明、纖維成分及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摩擦色牢度、褲后襠接縫強力、接縫性能等7個項目。
此次抽檢,一批次校服產品檢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為廈門市育新工貿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育星”針織學生服。
相關:廣州校服未檢出安全性能指標不合格
信息時報訊(記者 郭蘇瑩)昨日,記者從廣州市質監局獲悉,在廣州市質監局和市教育局聯合對全市中小學校服進行的質量專項監督抽查中,僅發現一批次民校校服產品質量不合格,未發現安全性能指標不合格的校服。
據悉,本次共抽查了供應52所中小學校的校服產品共計62批次,其中,公辦中小學校校服53批次,民辦中小學校校服9批次,經檢驗有1批次供應民校的校服產品質量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pH值,主要原因是企業在面料的后處理中未嚴格按照工藝條件進行中和處理或中和處理不充分,導致pH值達不到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