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批不合格進口服裝在南京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的監督下被銷毀。據了解,被銷毀的服裝是一批來自中國香港的卡其色長褲,共計53條,經抽檢發現長褲中致癌芳香胺染料項目的聯苯胺檢測結果超標,且實際纖維含量與標簽顯示不符。
53條長褲被抽出有毒
據悉,2015年7月南京檢驗檢疫局接受一批進口服裝的報檢,貨物品名為長褲,共計88條,貨值4344美元,進口自中國香港,原產地中國。接受報檢后,南京局檢驗監管處對該批貨物抽查發現,經實驗室檢測,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項目中聯苯胺檢測結果為32mg/kg,超過標準限量的要求;纖維含量檢測結果為93%棉5.2%粘纖1.8%氨綸,與標簽標明的98%棉2%氨綸不符,判為不合格產品。
此外,該批貨物中另外一款P1501046長褲與被抽檢長褲材質不同,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又對該款長褲進行抽樣檢測,經檢測合格,該款共計35條。因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服裝無法進行整改,南京檢驗檢疫局對剩余的53條長褲作出銷毀處理。
據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指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即人們常說的“禁用偶氮染料”。根據《國家紡織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規定,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中每千克含量不能超過20mg。可分解芳香胺的毒性和致癌性遠強于甲醛。因為甲醛有刺激性氣味,易分辨,而且易溶于水,消費者買回紡織品后,一般用水洗一下就可去除大部分甲醛;但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制成衣服后,不但不溶于水,而且無色無味,從紡織品外觀上無法分辨,只有通過技術檢驗才能發現,而且無法消除,這種染料在與人的皮膚接觸后,可引發多種惡性疾病、吸收致癌。除了傷害人體健康之外,在生產“禁用偶氮染料”的過程中還會大量排污,由此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無法整改的不合格服裝要被銷毀
可分解芳香胺主要來自于服裝中的偶氮染料,而很多中小紡織服裝生產企業之所以使用它,源于替代這種染料的綠色環保染料多為進口貨,價格要貴3~4倍。此外,偶氮染料制造簡單、價格低廉,色種齊全,著色力強,顏色鮮亮持久,色牢度高。
并非所有不合格衣褲都要被銷毀,今年南京口岸抽查到30多批次不合格進口服裝,如果不合格項目在標簽上,一般通過整改的方式,要求企業更換上合格標簽。對于無法整改的不合格進口服裝,檢驗檢疫部門一般會做出退運或銷毀的處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