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質監局等部門昨日聯合發布《北京市服裝紡織產品質量報告》。報告顯示,北京市進口服裝不合格率達14.18%,進口服裝在成分標識、色牢度上問題十分突出,其中不乏國際奢侈品牌和一線品牌。
報告稱,北京市質監、工商、經信委、商務委、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對842批、貨值為1222萬美元的進口服裝產品檢查發現,進口服裝質量參差不齊。許多國際奢侈品牌和一線品牌的不合格率也很高,同一層次品牌的質量也有較大差異,不合格項目基本都為標識、纖維成分和色牢度。
據了解,進口服裝的檢驗包括外觀檢驗和內在品質兩方面。在不合格產品中,涉及標識、纖維成分不合格產品占多數。標識不合格主要體現在無中文合格證吊牌或中文耐久性標簽、信息不全或標注錯誤,影響消費者的穿著使用;纖維成分含量標注虛假、以次充好以及隨意更改纖維成分和含量等構成了貿易過程中的欺詐。從內在品質監測來看,色牢度是進口服裝不合格率最高的項目,不合格情況主要出現在色彩鮮艷的服裝上,但對于嬰兒服裝,也存在淺色面料的耐唾液色牢度不合格的情況,直接影響紡織品的質量和正常的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