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北京召開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會議,傳達貫徹了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的會議精神,總結并部署打擊侵權假冒重點工作。
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在會上介紹了今年以來的主要工作情況。據介紹,1~4月,全國行政執法機關共查辦侵權假冒違法案件4萬余件;公安機關破獲案件3700余件,抓捕犯罪嫌疑人近6000人;檢察機關共批捕涉嫌犯罪案件1700余件、2700余人;審判機關審結5100余件,生效判決8000余人。
今年以來,我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圍繞侵權假冒突出問題大力開展專項整治,在保障農業生產、促進放心消費、配合污染防治、重點市場整治方面,打擊制假售假,有力地保護了群眾利益;通過查處侵權行為、創新監管手段、強化展會維權、鞏固軟件正版化成果等具體工作,保護知識產權,有效遏制了侵權盜版;加強刑事打擊,查辦了一批重大犯罪案件;法律法規和機制建設、宣傳教育和對外交流也取得了新的進展。
會議強調,做好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本質要求,是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和財產利益的重要舉措。但是,當前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從工作環境看,侵權假冒行為更加隱蔽,呈現專業化、鏈條化、跨國跨境等特點,查處難度加大;從工作手段看,部分法律法規實用性不強、震懾力不足,執法協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等銜接需要加強;從工作效果看,由于暢銷機制尚不完善,有些整治過的難點問題容易反彈。”房愛卿說。
就此,房愛卿表示,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絕不是臨時的權宜之計,而是宏觀的、全局性的、戰略性的工作。要堅持把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常態化、機制化,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
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2014年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要點》,圍繞侵犯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以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藥品、建筑材料、汽車配件、車用汽柴油等突出問題,扎實開展集中整治,強化對互聯網領域及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市場的監管,完善監督檢查、績效考核、統計通報等制度,確保重點工作落實到位。同時,要著力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做好行政處罰等案件信息公開,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度,推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快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增強社會公眾抵制侵權假冒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