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兩批從深圳口岸入境的童裝被深圳檢驗檢疫局工業品中心檢驗出pH值嚴重超標,該兩批童裝為西班牙某著名童裝品牌,實驗室檢出pH值分別為8.9和9.5,嚴重超出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18401-2010)中規定的A類pH值在4.0~7.5范圍的技術要求,而嬰幼兒紡織產品需滿足A類技術要求。
正常情況下人體呈弱酸性,長時間穿著嚴重偏酸性或堿性的服裝會破壞人體皮膚的酸堿平衡,對皮膚產生刺激和腐蝕作用,會引發皮膚炎和誘發感染,并且對人體的汗腺系統和神經系統會造成損害。由于嬰幼兒皮膚的角質層薄,抵抗力弱,貼身穿著pH值超標的衣服非常容易引起皮膚出現紅腫、發炎等癥狀。因此,供嬰幼兒使用的貼身衣物須更加注意pH值。
紡織品的生產加工通常包括退漿、煮練、漂白、染色(或印花)和后整理等工序,生產中需大量使用純堿、燒堿、pH調節劑和表面活性劑等,如果水洗或中和不夠徹底,會造成織物含有過量的酸、堿殘留物,這是造成紡織品中pH值超標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pH值超標的衣服通過簡單的洗滌就可以解決的,有些服裝通過一兩次清水洗滌就可以使pH值正常,而有些服裝上的酸性或堿性殘留物不是普通家庭洗滌所能去除的,須在洗滌過程中加入適當的試劑進行中和,才能使衣服的pH值回歸正常范圍。
對于消費者,新買回來的衣服,尤其是兒童類、嬰幼兒服裝,不應直接穿,建議用清水多次漂洗再穿,可減少衣服上的酸、堿殘留物;如果有可能,在衣服經清水漂洗之后,用pH值試紙進行粗略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偏堿性,可以加醋酸或檸檬酸等進行中和,如果檢測結果偏酸性,則可以加小蘇打或純堿進行中和。
(林君峰 褚乃清)《中國國門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