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男生在學校里打球時光著上身,很不雅觀。一些同學表示,這是因為校服做得不好,不吸汗,穿著悶熱。河北區一名高二男生向記者描述,在操場上打籃球、踢球的時候,校服會緊緊貼著身子,很不舒服。上課時就更難受,教室里沒有空調,只有幾個吊扇,校服的領子不透氣,出點汗就粘脖子,最近學校里很多同學的脖子都長痱子了。
夏天穿校服苦不堪言
公司職員門士騏:學校校服的面料很差,極少有純棉的,運動的時候很少有學生穿,但是學校又要求每天穿校服,所以為了應付檢查學生都將校服放在學校,穿自己的衣服上下學,等檢查的時候再套上,這樣的校服變成了“套服”。
企業員工劉暢:我自己曾經的切身經歷是,熱呀!高中的校服,夏裝還是挺厚的,因為不透氣,每天晚上回家必須要洗校服,如果不洗轉天衣服就有味,因為就一套貼身校服,時間長了衣服洗得發黃、變薄、容易破。還有就是校服男女款式統一,這很壓抑個性。
高二學生楊崢:我的校服既不透氣也不吸汗,前兩天熱的時候,坐在教室里上課都能感覺到汗從背上、手臂上冒出來,到下午三四點時校服基本上都被汗浸濕了,聞起來味道怪怪的,整間教室的空氣也怪怪的。
校服利用率很低
學生家長張麒麟:最糟糕的是校服質量很差,大都是化纖的,透氣性不好。因為不美觀,孩子們除了學校要求或者學校舉行儀式時才會穿,如果學校不要求,孩子肯定一年都不會穿一次。都說面料好、樣式好看的校服會貴一些,統一購買會浪費,但是現在的校服平時就放在家里,這樣不是更浪費嗎?好看的校服孩子們肯定會經常穿。
校服款式需要改革
公務員張天:我記得高中時,每年學校都會訂一套校服,被淘汰的校服都被家里人改用做墩布、抹布了,因為衣服上印著校徽和校名,所以出了校門不會再穿。如果考慮將校徽做成塑料牌,別在衣服上,這樣既可以分辨出學校,又可以讓校服得到再利用,一舉兩得,購買材質好的校服,即使貴一點學生和家長也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