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六一,杭州各大商場內的童裝又將迎來一個銷售小高峰。日前,杭州市消保委針對杭城銷售的童裝進口品牌童裝進行了一次消費比較試驗活動。
此次,杭州市消保委工作人員以消費者的身份,分別從萬象城、杭州大廈、百貨大樓、銀泰百貨武林店、銀泰百貨湖濱店和利星名品廣場等6家大型商場,隨機購買了20個品牌的童裝產品,其中童裝品牌涉及法國、美國、西班牙、瑞典、日本和韓國等。由市消保委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浙江方圓檢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產品質量檢測。檢驗項目包括:甲醛含量、纖維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耐酸汗漬色牢度、耐堿汗漬色牢度、異味及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11項指標,并將上述指標的實測值與標準值和明示值進行比較。
20個批次檢測 韓產品牌未過關
從這次比較試驗的情況看,20個樣品中,有19個樣品所檢指標全部符合國家標準規定,有1個樣品的部分所檢指標超出國家標準規定。具體是產地在韓國的allo&lugh(中文名:阿路和如)品牌童裝被檢出纖維含量與吊牌標注不符,吊牌上標注衣服為100%全棉,實際檢出是棉95.4%,聚酯纖維4.6%。
根據檢測機構分析,纖維含量是產品使用原材料的情況說明,因不同紡織原料的成本差異很大,此項指標的不符表明企業以次充好的主觀可能性或企業對于產品原材料質量控制環節的缺失。
面料纖維含量出偏差 易留下消費隱患
根據市消保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本次抽檢情況看,說明在杭的主要的大商場賣場銷售的進口品牌童裝絕大多數是好的。但是在抽查中我們也發現,部分童裝品牌商家對于面料進貨后的質量把控存在管理漏洞,雖然這次檢測出來不存在非常大的問題,但也可能是一個消費隱患。
如果面料中殘留有毒有害的物質,那么兒童穿著在身上,就有非常大的危害了。同時,我們也參考了天津、深圳、南寧的消費者組織開展的童裝品牌比較實驗情況,發現,商場出售的童裝整體上要好于市場上出售的童裝。
據本市兒童醫院皮膚病的專家稱,兒童較容易出汗,汗水與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面料以及染料混合,很可可能會滲透出一些有害物質,導致皮膚過敏等情況,所以兒科專家提醒廣大父母,給兒童選購服裝還是要盡量選擇棉質面料,純色為主。不要一味追求款式,選擇不透氣不寬松的服裝,那樣都會影響兒童的正常發育。
20個進口品牌的童裝一半比例為國內代加工
在調查中發現,許多進口品牌童裝,無論是長袖襯衣、連衣裙,還是短褲、T恤、馬甲,每件的價格幾乎都在300元以上,最高的達到每件七八百元。相比之下,國內品牌兒童服裝的價格要便宜一些,但每件也大多在百元以上。對進口品牌和國產品牌兒童服裝價格進行了比對。結果發現,相同材質的T恤,進口品牌比國產品牌價格貴1至1.5倍。
對于這一現象,據銷售兒童服裝的業內人士稱,價格差距大,主要是因為服裝的進貨成本不一樣,進口兒童服裝的稅費很高。要說服裝材質,其實都差不多,一些進口品牌的服裝甚至是在國內制造的,然后貼個國外品牌的標,就宣稱是純進口服裝,價格也因此被抬高了。
此外,也有一些品牌是真正純進口的,但這些品牌服裝的價格更高,一件普通外套的售價大概在2500元—3000元左右,屬于高端兒童服裝。
市消保委工作人員在抽檢中發現,20個進口品牌的童裝,有10個是在國內加工生產,有10個是在國外加工生產。并且國外加工生產的大多是越南、緬甸等一些發展中國家,所以無論服裝本身的品質或做工,這些國家生產的未必優于國內生產的。并且一些進口品牌無非是牌子是進口的,產品生產依舊是國內的。
在“六一”前夕,杭州市消保委也提醒廣大消費者:
一是在選購時要注意看清標識,看其是否有中文標注,是否標明
生產廠商的名址、產品名稱、產品號型、纖維含量、洗滌方法、產品標準編號、產品質量等級以及合格證等,切勿購買“三無”產品。
二是買衣服的時候還要聞一聞,要檢查所購商品是否有刺激性氣
味或異味。如果有刺激性氣味,可能是甲醛含量高;如果有異味,對健康也有影響,選購時需慎重。
三是新購買的嬰幼兒用品最好先洗一下再穿,尤其是貼身穿的內衣,這樣既衛生又可以洗掉浮色和一定的甲醛。
四是濃艷的色彩和有印花的服裝,以及一些經過抗皺處理的服裝中甲醛含量一般偏高,購買時注意選擇。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請登錄全球紡織網www.ggjmjx.com 微信關注:網上輕紡城資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