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與積極行動。各地貿促會也紛紛投身抗擊疫情工作中,認真履行工作職能,充分發揮渠道優勢,切實服務外貿企業,努力打好抗擊疫情組合拳。
八方聯動助力疫情防控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省市貿促會、國際商會及會員企業廣泛聯系,積極拓展國內外渠道,不計成本采購物資,填補國內需求缺口。四川省貿促會已同泰國、波蘭、不丹、巴基斯坦、印度、馬來西亞、阿聯酋、日本、英國等14個國家、54家境外公司確認相關貨源,包括口罩約700萬只、手套200萬雙、防護服1.5萬套。山東省國際商會會員企業魏橋集團董事長遠赴德國采購一批手套、護目鏡等醫療物資,與鄒平市中醫院進行了交接。廣西國際商會副會長單位廣西投資集團、會員單位廣西梧州中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捐贈價值417萬元藥品,主要包括中藥抗病毒抗炎藥品,助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會員單位、企業想方設法匯集資源,支持疫情防控。浙江省國際商會常務理事單位浙江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從1月23日晚接到命令開始,利用數個晝夜完成對武漢火神山、雷神山兩個新建定點醫院和黃岡疫區隔離醫院的通信支撐建設工作,“力扛三山”,保證醫院的網絡通信設備暢通無阻。山東交運集團為及時完成對口地區的醫療保障物資運輸,緊急抽調運輸車輛“與時間賽跑”,馳援到湖北宜昌、甘肅隴南、貴州安順等地。
多管齊下便利服務企業
繼2月2日湖州市貿促會出具全國首份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后,各地貿促會陸續為企業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最大限度幫助企業部分或全部免除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和遲延履行合同的責任,減少相應損失。為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各地貿促會積極提倡“不見面辦公”。如河北省貿促會告知企業可申請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書,并公布相關工作人員手機電話,24小時隨時接受企業涉外商事法律方面的咨詢,盡量減少人員接觸,降低相互交叉感染風險。同時,全面推廣電子原產地證書應用和自主打印服務,讓企業 “足不出戶,隨時出證”。
對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誤的企業境外重大項目、法律糾紛或其他緊急情況,各地貿促會還設立“綠色通道”。山東省貿促會通過設立“綠色通道”,加速保障貨物通關、結匯、對外招投標等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長春市貿促會首批新冠肺炎相關事實性證明經“綠色通道”僅用時25分鐘就辦結寄出。“綠色通道”還將在中國貿促會的業務指導下,為企業提供涵蓋原產地證、商事證明書和使館認證加急辦理、商法咨詢等快捷服務。
法律支援提供深入保障
受疫情影響,生產及物流等環節遭受嚴重影響,造成國際貿易合同不同程度無法履行,企業因此產生違約金、合同解除或信譽受損等不良影響。為此,中國貿促會設立法律支援平臺,進一步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各地貿促會紛紛響應并采取積極措施為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
陜西省貿促會迅速聯系陜西省經貿摩擦預警平臺法律專家,共同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可能產生的影響,幫助外貿企業有效應對相關經貿風險,提醒外貿企業梳理處于履約期限內的外貿合同,內部評估履約風險。同時,提出如違約風險過大,企業可酌情考慮以遭受“不可抗力”為由與合同相對方協商解除或一定程度上免除責任等建議。深圳市貿促委設置法律服務專線,在疫情期間,企業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與法律支援平臺取得聯系,獲取相關法律支持。貿促會也可通過出具事實性證明幫助企業溝通洽商和爭議調解。
抗擊疫情,各地貿促會打出組合拳。會員企業發揮示范作用,助力貿促會全方位抗疫;貿促會放大職能優勢,服務企業高質量維穩。二者攜手并進,抗疫重拳出擊,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消息來源 :中國貿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