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中美經貿的微妙時期,中國率先釋放了一個關鍵信號。
根據中國財政部近日發表的聲明,從明年1月1日起的3個月內,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所加征的25%的關稅以及對汽車零部件加征的不同關稅將被暫停征收。暫停加征懲罰性關稅后,進口自美國的汽車將與產自其他國家的汽車一樣適用15%的關稅,汽車零部件關稅則為6%。
西方媒體注意到,中國政府在取消懲罰性汽車關稅的聲明中提到了中美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協議。據中國財政部公布的信息,總共有211種汽車及零部件的加征關稅被暫停。輿論認為,馬上就可能從中獲益的公司包括特斯拉和福特,還有在美國生產汽車并出口到中國的德國汽車制造商寶馬和戴姆勒。
有觀點認為,本月初的阿根廷兩國元首會晤,為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再“定調”,強調有效緩解雙邊經貿摩擦符合雙方共同的利益。降低汽車關稅,可看做是落實兩國領導人共識的具體行動。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學者孫立鵬在接受參考消息網采訪時表示,此舉有利于為中美經貿談判磋商營造良好的氛圍,助力兩國進一步緩解貿易摩擦。在中美即將迎來建交40周年之際,為雙邊關系增添積極因素。
在對外經貿領域,汽車關稅向來都是美方關切的焦點之一。特朗普政府認為,與其他產業不同,汽車產業能帶動上下游,例如鋼鐵、輪胎、玻璃、紡織等產業的發展。與此同時,汽車也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孫立鵬表示,在上述背景下,降低汽車關稅還有助于中美解決具體問題。中美開誠布公就此關鍵問題展開磋商、并采取實質行動,有助于相關結構性問題和難點問題的最終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亦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如今,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有分析認為,2019年是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開局之年。降低汽車關稅也可看做是中國向世界各國宣誓自身堅定不移推動改革開放,將承諾落實到具體行動的體現。
孫立鵬表示,事實上,降低汽車關稅有利于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大幅降低汽車關稅壁壘后,將激發中國汽車及相關行業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破釜沉舟般地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反而有利于中國國內行業發展。尤其是,此舉有利于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獲得物美價廉的產品和服務。
消息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