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發改委等10部門發布《廣東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2023-2025年)》(簡稱《方案》),到202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均比2020年下降14%,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降幅不低于20%和10%。此前,廣東發改委還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質量發展用能保障的通知》(簡稱《通知》),文中提出: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此次廣東發布的新規,將對滿足重點行業企業用能需求,促進綠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形成長期的利好,將會是全國層面能耗“雙控”政策的風向標。
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
《方案》要求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鼓勵行業協會發布綠色產品設計指南,推廣綠色設計案例。以電子信息、家電、汽車、化工、建材、紡織等廣東省特色行業為重點,引導企業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實施綠色化改造。鼓勵汽車、家電、電子、機械、紡織、通信等行業龍頭企業構建上下游聯動的綠色低碳產業鏈供應鏈,帶動上下游企業同步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方案》強調大力推行重點行業清潔低碳改造。強化能耗、水耗、環保、安全和技術等標準約束,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扎實推進“散亂污”企業整治。全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評價認證,以火電、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造紙、紡織印染等行業為重點,深入開展節能減排診斷,建立能效、污染物排放先進和落后清單,系統推進節能改造升級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提高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綠色化水平。加快企業及園區節能、節水、節材、減污、降碳等系統性清潔生產改造,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企業循環式生產,積極創建無廢企業、無廢園區和生態工業示范園區。
能耗“雙控”和碳排放“雙控”轉變
《通知》中去掉“新增”二字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意味著企業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均可在能耗消費總量中扣除;同時,可再生能源不計入強度考核是另一個顯著變化,意味著能耗“雙控”導向逐步向碳排放“雙控”的調整!
在2021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2022年1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落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要求,統籌推動綠色電力交易、綠證交易。
2022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統計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新增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年度增量,如“十四五”是以202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為基數,期間每年較上一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將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從各地區能源消費總量中扣除,但仍納入能耗強度考核。
雖然此次廣東發布的新“雙控”政策僅為地方層面,但位列“高質量發展用能保障”的第一條,體現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對于“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的重要意義。
廣東作為我國各項改革的“排頭兵”,率先公開新能耗“雙控”政策,表明國家層面應該已就相關要求對各省進行了明確指示。為了對抗經濟下行的壓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活力,以“可再生能源消費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控制”為核心內容的全國性的能耗“雙控”政策再調整已在悄然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