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恒力、榮盛、桐昆等聚酯龍頭企業相繼發布2022財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這些企業的銷售業績仍普遍實現增長,但受全球經濟蕭條、能源原料成本高企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的盈利遭受沖擊。
但是今年以來,聚酯龍頭企業的新項目投資仍在持續推進。聚酯企業之間的競爭目前已進入全產業鏈競爭模式,新項目也圍繞產業鏈延伸展開,既有滌綸長絲新項目,又有上游原料PTA項目。
榮盛石化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890.95億元,同比增長57.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40億元,同比下滑74.76%。
恒力石化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223.24億元,同比上漲12.3%;歸母凈利潤23.18億元,同比下滑85.07%。
恒逸石化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520.50億元,同比增長17.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8億元,同比盈轉虧。
東方盛虹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638.22億元,同比增長21.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8億元,同比下滑88.02%。
桐昆股份2022年營業收入619.93億元,同比增長4.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0億元,同比下降98.26%。
新鳳鳴2022年營業收入約507.87億元,同比增加13.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2.05億元,同比下降109.09%。
行業不景氣拖累上市公司業績
從2022財年業績報告中了解到,2022年國內石化板塊業績普降。分板塊來看,一體化企業煉化板塊毛利好于化纖板塊,上半年盈利能力尚可,下半年同比下滑明顯。
榮盛石化在年報中表示,我國石油化工行業油氣、煉油和化工三大板塊分化加劇,市場總體需求也呈下滑趨勢。從石化行業內部看,油氣板塊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32.9%,利潤額比上年增長114.7%;煉油板塊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8.6%,利潤額比上年下降87.6%;化工板塊營業收入增長10.1%,利潤額比上年下降8.1%。受原油、天然氣價格高位的影響,三大板塊的盈利情況分化明顯加劇,上游油氣板塊的利潤比上年增長1.15倍,而下游的煉油和化工兩大板塊的利潤都是負增長。
通過梳理發現,行業不景氣是拖累石化板塊上市公司全年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下半年大幅走弱,與海外局勢不明朗、原油價格波動加大、經濟下行周期等國內外宏觀復雜形勢相關,也疊加了來自下游消費市場的壓力。
對此,紫金天風期貨分析師劉思琪也解釋,俄烏沖突后,原油價格大幅上漲使得國內煉化企業成本抬升,海外加息落地,全球消費放緩,上下兩端的擠壓使得化工、化纖煉化下游產品表現偏差,尤其是PTA、乙二醇、聚酯等產品,利潤表現較差。煉油產品受供應瓶頸和海外出行需求較好影響,利潤表現尚可,但下半年受宏觀影響表現也有所走弱。
以化工板塊的化纖產業為例,新鳳鳴在年報中表示,2022年國際形勢變化不斷,國內經濟形勢依舊嚴峻,對于實體經濟發展均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外部環境來看,俄烏沖突導致供應鏈短缺,矛盾進一步激化。全球能源、農業等相關領域價格大多維持高位運行,國內企業面臨輸入性通脹壓力較大。內部環境來看,需求萎縮影響較大,特別是四季度生產活動出現了短暫的停滯,對企業的產銷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行業上下游擠壓、市場環境低迷,“上游熱下游冷”成為化纖紡織行業的真實現狀。面對國內外市場環境新變化、經濟發展新趨勢、能源管控新要求,化纖行業經濟運行壓力也明顯加大,行業庫存普遍偏高,價差盈利壓縮。
報告期內,新鳳鳴實現營業收入5078733.0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4%;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20505.89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9.10%。
恒逸石化所處行業也為石化化纖行業,原料來源于石油或石油裂解的相應化工品。報告期內,恒逸石化原材料價格較上一報告期發生重大變化,主要系地緣政治局勢升級。加之全球原油庫存供給波動,2022年原油價格呈現上半年上漲、下半年下跌、全年整體上漲趨勢。根據CCF數據,2022年WTI原油均價較2021年均價上漲38.73%,Brent原油價格上漲39.65%。同時,原油價格的上漲也帶動了PX等產業鏈下游產品價格上漲。
對于今年的行業而言,仍存有明顯的壓力,企業面臨著高成本、低需求、高庫存、低效益等問題的考驗。
新湖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兼能化研究總監施瀟涵煉表示,化工品行業仍將不斷洗牌,龍頭企業得以生存下去;但成本高,競爭力弱的小企業將被淘汰出清。在劉思琪看來,經歷了去年宏觀、能源等危機和風險,2023年石化行業鏈有望突破困局,實現利潤好轉。
聚酯新材料產能有望釋放
雖然恒力石化在2022年下半年出現了罕見的虧損,但隨即在今年一季度開始回暖。財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達561.44億元,實現歸屬股東凈利10.20億元,環比邊際改善明顯,但同比下降幅度仍達75.85%。
值得注意的是,恒力石化、東方盛虹、恒逸石化和榮盛石化四家民營煉化四巨頭中,恒力石化是最快走出虧損沼澤的企業,其一季度凈利在四家企業中排名第一。
恒力石化瞄準芳烴下游的聚酯、類聚酯新產品以及烯烴下游的精細化工、特種新材料的應用新方向和新市場,鞏固傳統市場優勢,對標重點新材料突破性領域,重點打造PBS/PBAT可降解材料、功能性聚酯材料、高性能樹脂材料、高端纖維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全力打造平臺型化工新材料研發與制造全產業鏈領軍企業。
對于一季報,恒力石化分析認為,1、2月份行業依然延續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疊加春節放假因素,行業復蘇略低于預期,企業經營處于盈虧平衡的偏弱狀態。但是進入到3月份以后,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立了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市場信心迅速提振,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行業需求快速觸底反彈,有力支撐了公司今年一季度業績環比大幅改善,公司3月份的單月盈利達到十億元,業績能力修復十分明顯。
據華創證券分析,受調油需求回升及海外短流程裝置關停影響,PX供給端出現較大下滑,帶動芳烴景氣快速上行,一季度PX利潤回歸明顯。不過,業內分析依然認為,石油煉化企業整體景氣水平依然有待進一步恢復。
樂觀的是,公司依托“大化工”平臺持續賦能與新材料開發多年積累,加快下游高端化工新材料產能布局,優化“大化工”平臺的原料供給結構,持續拓寬產業鏈、完善稀缺產能。
按計劃,恒力石化2023年將有包括1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及新材料項目(包括含20萬噸電池級DMC、30萬噸ABS及26萬噸PC等)、恒力化工新材料配套項目(含30 萬噸己二酸)、60 萬噸BDO及配套項目預計于年中逐步投產,預計將給公司帶來新的成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