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除了乙二醇維持強勢,利潤得到修復外,PX、PTA、聚酯滌綸等化纖原料均創出了數年來的新低,從價格至利潤,較數年前均出現坍塌的趨勢,這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國內聚酯原料產能高速增長。由于競爭、利潤、成本等因素,韓國、歐洲等老牌化工企業也選擇逐步退出聚酯產業的競爭。
在已經到來的2025年,聚酯產業將面臨怎樣的局面?是維持2024年的低迷?還是進入利潤修復,重回強勢?從25年的產能增長或許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PX:無新裝置投產
2025年國內沒有新的PX裝置投產,相比于需求端PTA2025年的高速增長,明年PX供需或迎來改善。明年PX裝置投產主要還是在國外,具體來看,阿聯酋國家石化140萬噸/年、Indian oil 80萬噸/年將在2025年投產,屆時,海外進口量或有所增加。下游PTA投產較多,預計明年PX供需在開年就有較好開局,而二季度煉廠檢修季、三季度北美出行或多或少會影響PX供應,明年PX供需改善已經是定局,預計明年PXN價差將有望修復,市場或更關注成本端價格波動。
PTA:產能增速或達10%
2025年國內PTA預計投產870萬噸,PTA產能增速或達10%。同時,2025年國內聚酯預計投產615萬噸,產能增速或達7%。PTA產能增速明顯大于聚酯產能增速,更何況1噸聚酯只需0.855噸PTA原料,從產能投放角度來看,PTA可能面臨較大的過剩壓力。而不幸中的萬幸,原料端PX產能增速是0%,PTA供應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原料供應,從原料角度來看,PTA供需格局或許沒有想象中那么悲觀,另外,PTA出口還是能消化掉部分產量的,盡管體量不大,但每年也是保持增長的。
乙二醇:產能增速擴大至6%
2025年國內MEG預計投產180萬噸,MEG產能增速或擴大至6%,低于同為聚酯原料的PTA產能增速,也低于下游聚酯投放速度,從產能投放周期的角度,MEG已經進入產能投放后期。25年國內MEG供應壓力不大,關注海外裝置恢復進度。預計25年MEG生產效益維持,產能的利用率或將繼續提升。2024年MEG全年預計去庫超90萬噸,顯性庫存處于偏低狀態,MEG價格重心抬升,價格彈性亦有所放大。在低庫存以及上半年仍有檢修預期的背景下,建議MEG偏多配置,下半年需關注MEG新產能投放進度以及下游聚酯開工的情況。
聚酯:產量將達8100萬噸
2025年國內聚酯預計投產615萬噸,產能增速或達7%。同時,產量將達到8100萬噸左右,同比增長9%。由此可以推算出,2025年聚酯平均負荷為90.9%,較上年上漲1.3個百分點(裝置投產節奏不同,簡單的取上一年和當年產能的平均作為當年平均產能)。盡管中國國內人口和地產周期增長放緩,但有望通過國際聚酯需求增長得到彌補,另外隨著國內經濟體量提升,對應的人均化纖消費量仍有增長空間。所以聚酯出口方面或將繼續增長,預計2025年聚酯凈出口達到1350萬噸附近,同比增長14.9%。
此外,分產品來看,除了瓶片新增310萬噸產能外,長絲、薄膜和短纖分別新增205、90和10萬噸裝置,占總新增產能的50%、33%和15%。剩下的短纖占2%。
紡服:內需刺激對沖外部沖擊
供應方面,2025年,PX國內無新產能投產,主要新增產能在海外,而PTA、乙二醇、聚酯仍處于增長期,其中PTA產能增速最快。在需求方面市場表現將會如何呢?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紡織業和化纖業的產能利用率分別達到78.3%和85.4%,較上年同期分別提高1.9和1.6個百分點。同時,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增速較上年同期回升6.7個百分點。
內需方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我國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同比增長5.1%,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0.2%,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放緩1.4和10.4個百分點。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2224.1億美元,同比增長0.5%,展現出行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細分來看,紡織紗線、織物及制成品出口額為1043億美元,同比增長2.9%。
2025年,出口方面,特朗普上臺之后,國內紡織品出口或將面對新一輪的關稅沖擊。在美國進口商品中,服裝及服裝配件進口中國占比從2010年的高點41%一直降到2024年的23%,進口中國份額仍占有較大比例。服裝中美國進口中國份額的下降部分被越南,孟加拉國、印度等東南亞國家取代,而這部分國家出口到美國的服裝原材料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國提供,此外一帶一路市場的需求增長仍值得期待。
而在內需方面,受國家適度寬松財政政策影響,計劃未來推出一系列刺激消費措施,明年的紡織內需市場預計將能給紡織人帶來一定驚喜。
整體而言,明年的紡織市場以刺激內需的手段對沖加稅帶來的外需沖擊,考慮到滌綸長絲較低的產能增速及集中的產能,并不會產生過高的去庫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