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縣布之道紡織品有限公司(伊佳仁品牌)經理唐海軍與布藝的緣份不淺,他2006年就開始從事布藝行業,當時在柯橋市場做窗簾批發,主要出口韓國、澳大利亞。2008年他們就將少量的產品放到天貓銷售,當時銷得還挺不錯,于是2009年10月就正式進入天貓,定位為都市現代風格,針對28-35歲之間的白領產品,價位在50-150元左右,以印花,提花為主,一般來說提花次品率會比較少。2014年將外貿業務全部撤掉,全身心做電商。
“過去做批發的經歷,對于我們發展電商有比較多的優勢,當天貓剛剛發起聚劃算活動時,許多企業由于備貨問題,都不敢參與,而我們貨源非常充足,于是參加了首批聚劃算活動,搶占了先機。”唐總談到,聚劃算每次活動一般會確定一個品種,而且從備貨到成品只允許半個月時間,對生產鏈和總體運營能力要求非常高。我們有自己的生產車間,每天可以生產1000多條,于是做起來相對比較輕松。我記得是從2010年開始第一次做聚劃算,剛開始一米一米賣,后來確定3米寬,2米7高一片,銷得不錯,2011年開始兩月做一次聚劃算,一次只能上一天,那時效果也很好,往往一次就能銷3000-4000條,大約一萬多米,到了2012年底,就開始有人與我們競爭,不過我們的機會還是比較多。做聚劃算庫存壓力會比較大,去年做聚劃算,一個花型我們會準備幾萬米,一般要準備幾十個花型,每一次的活動都會換花型輪流來做。現在我們基本不做聚劃算了,感覺量太小,現在做一次只能銷1000多米,我們現在主要做手淘的活動,客人通過手機上淘寶APP客戶端來搶購產品。手淘活動以每小時為單位,一次只有一小時,往往能銷1000多米,早期一周我們能上5-6次,現在一周只能上一次,競爭比較激烈。
好產品是關鍵
“通過活動帶動銷售只是一種方式,我認為要做好電商,最重要地是要將產品做好,”對此,唐總體會很深,從2009年到現在,我們一直以產品為核心,確保質量萬無一失。我們會與織布廠,染廠密切合作,將花型和自己的想法告訴織布廠,他們幫我們做出面料來,我們有相當嚴格的檢驗機制,一定確保產品從第一批開始,每一批的質量都是穩定的,而且產品的花型也要讓客戶有驚喜,這樣客戶就會幫忙轉介紹。在網絡上,產品好,價格好就會有優勢。
小小專利產品解決線下服務問題
淘品牌沒有線下服務優勢,為了解決安裝服務的問題,唐總也費了不少心思,最終他決意以產品作為突破口。當然這個產品并非是窗簾布藝,而是他自主研發了一款可以伸縮的羅馬桿,定位中高端,品質比較好,讓客戶有物超所值的感覺。他希望以這個產品為切入點,在全國招代理商,將網點鋪開,最終形成統一的窗簾線下服務標準,除了服務自己的品牌,還可以服務所有其他窗簾品牌,讓客戶能有好的體驗。當然這個產品剛剛開始批量生產,申請了五項專利,也得到了部分同行的認可。唐總認為,布藝電商最終還是要立足于做服務,其實線上和線下都只是銷售渠道不同而已,再過幾年就會形成一體化模式,不會再區分線上和線下了,那時候誰的服務好,誰就能笑到最后。所以唐總設置部門時將服務部與運營部、設計部并列起來,足見服務在他心目中的位置。
倡導軟裝情調
做了這么多年的布藝行業,唐總對布藝行業的未來也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他特別希望中國家庭也能如韓國家庭一樣,一年四季都會換不同的窗簾,這是一種軟裝的情調。他認為中國窗簾的款式、花型、簾頭都太復雜,國外都在“去貴族化”,中國則還在“貴族化”進程中,若干年后,布藝應該會回歸干凈,簡單,純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