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 李亞洲(右)和愛人在展示這條舊毛毯。
圖② 李善玉(左一)向村民講述夏莊村的抗日歷史。
圖③ 李建國(右)向李善玉核對抗日史料。
“這條舊毛毯與‘抗日棚’,共同見證了夏莊村的抗日歷史。‘抗日棚’見證了日寇的殘暴與夏莊村村民的不屈精神,這條舊毛毯則見證了軍民團結一心、共同抗日的精神。”4月5日,在沁陽市王曲鄉夏莊村,沁陽市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副秘書長、沁陽抗戰史研究專家李建國指著該村村民李亞洲家的一條民國舊毛毯說。
70多年前,一群抗日官兵駐扎夏莊村一個農民家10多天,組織軍民抗擊日寇。臨走時,一位軍官送給這戶農家一條毛毯留念。70多年來,這條毛毯溫暖了這戶農家三代人,至今仍在使用,完好無損。今年清明節,這戶農家的后人李亞洲為紀念抗日先烈,決定把這條毛毯捐獻給抗日紀念館。
一條舊毛毯溫暖三代人
今年清明節,沁陽市王曲鄉夏莊村的“抗日棚”作為當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吸引了不少參觀的學生。在“抗日棚”斜對面居住的夏莊村村民李亞洲見此情景,又翻出他家保存了70多年的一條舊毛毯。
“這條毛毯我奶奶蓋過,我父親也蓋過,他們去世后我一直蓋。70多年了,看起來還和新的一樣。”4月5日,李亞洲掀開床鋪,指著鋪在下面的一條暗黃色的毛毯對記者說。
這條毛毯2米長、1.5米寬,摸起來很厚實。如果不是李亞洲介紹,記者根本看不出來它已使用了70多年。
今年45歲的李亞洲聽已故的父親和奶奶講過,大約在1938年春天,一支國民革命軍悄悄來到夏莊村,組織當地軍民抗擊日寇。當時,李亞洲的家是四合院,這支部隊就將臨時指揮所設在了他家。“這支部隊在我家住了10多天,臨走時,為了感謝我家的大力幫助,一位軍官送給我奶奶一條毛毯,既作為酬謝,也算是紀念。”李亞洲說。
上世紀80年代以前,這條毛毯一直是李亞洲家最高檔的床上用品。“奶奶和父親舍不得把毛毯鋪床用,都把它當被子蓋,我結婚前也經常把它當被子蓋,雖然摸著有點硬,但是很暖和。”李亞洲說。
后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李亞洲家的經濟條件不斷好轉,毛毯已算不得稀罕物。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李亞洲把這條毛毯鋪在床上當褥子用。
2009年,勤勞能干的李亞洲富裕后拆掉舊房,在原地蓋了三層樓房,家里也購置了全新的家具,換了高檔的床上用品。這條陪伴了一家三代人的舊毛毯,李亞洲卻舍不得扔掉,而是繼續把它鋪在床上。
毛毯見證一段抗日歷史
“這支抗日部隊在夏莊村組織了哪些抗日活動,送毛毯的軍官叫什么名字?這些我都不知道。”李亞洲說。
為了獲得更多關于這條毛毯的信息以及這支部隊在夏莊村的抗日情況,記者采訪了村里的幾位老人。
86歲的李善玉是僥幸逃出“抗日棚”,免遭日寇屠殺的幸存者之一。他認為,這條毛毯可能是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的一個團長留下的。
李善玉回憶,1938年日本鬼子占領沁陽后,與駐扎在附近的國民革命軍部隊激戰不斷。夏莊村是沁陽城西約5公里的一個小村,駐扎在這里的是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的一個團。為了阻止鬼子坦克部隊的瘋狂進攻,在當地百姓的幫助下,該團在北起沁河南岸東鄉村、南到西王占村之間建起了一條約六七米寬、三四米深、幾公里長的壕溝,阻擋了日軍的坦克部隊,使鬼子的進攻屢屢失敗。
眼看傷亡不斷,戰事毫無進展,惱羞成怒的日本鬼子便將怒火傾瀉在夏莊村的百姓身上。1938年農歷臘月廿六的早晨,天上飄著小雪,一群日本鬼子從東邊向夏莊村撲來。
如今的“抗日棚”,當時是一個磨棚。村民李火焰一家在磨棚里與日寇展開殊死搏斗,在打死、打傷3個鬼子后,最終一家七口慘死在這里。當時,9歲的李善玉也在磨棚中。混亂中,他跑出磨棚,一口氣向西跑到幾公里外的鄰近村莊,這才幸免于難。在鬼子的瘋狂殺戮中,夏莊村共有37名百姓慘遭殺害,306間房屋被燒毀,全村被洗劫一空。人們為了記住日本鬼子欠下的累累血債,將這座遺存下來的磨棚命名為“抗日棚”,以慰奮起反抗鬼子暴行的英烈。
今年78歲的李善祥老人是李亞洲的叔叔,他聽已故的長輩們說過,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的一支部隊曾在該村駐扎,組織村民挖壕溝,與日寇展開拉鋸戰。他認為,這支部隊在此居住10多天,有可能是組織村民挖壕溝時留下了這條毛毯。
欲捐毛毯紀念抗日先烈
“這條毛毯溫暖了我家三代人。現在,大家都不缺吃穿了,這條毛毯更大的價值不在于取暖,而是紀念意義。我想把這條毛毯捐給抗日紀念館,希望人們在參觀‘抗日棚’時,也能看看這條舊毛毯。”4月5日上午,李亞洲對前來參觀“抗日棚”的沁陽市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副秘書長、沁陽抗戰史研究專家李建國說。
李建國告訴記者,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的多個師團在沁陽市周邊組織了大大小小無數次抗日戰爭,大多數人都在戰爭中壯烈殉國。十八里村距離夏莊村不遠,贈送駐村農家一條毛毯的這位團長,有可能是在十八里村阻擊戰中犧牲的閻普潤團長。閻普潤團長治軍嚴明,在當地老百姓中口碑很好。1938年,他在十八里村阻擊戰中戰斗到最后一刻自殺殉國,后被國民政府追認為陸軍少將。
“這條毛毯是抗日將士用過的物品,并且還是軍民團結抗日的見證物,十分有教育意義。我決定向上級部門反映,把這條毛毯保護起來,作為紀念抗日先烈的一個歷史遺物。”李建國說。
據悉,沁陽市十分重視對抗日先烈的紀念和對革命文物的保護,在李建國等人的直接參與下,該市正在建設一個抗日戰爭紀念館,預計今年7月份開館。屆時,這條舊毛毯很有可能在紀念館中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