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時尚家居,中國大眾的審美總是與歐美有極長的時差,不僅時差大,且重視程度和關注度也極低,遠遠不如對于服裝和化妝品的關注。以至于國外家居品牌或者室內設計師來訪時,對于中國消費者室內家居用品的品味,常常給以極為消極的評價: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平均差距大概在2年左右。
說起家居風格,中國大眾的普遍訴求大概還停留在“美式”或者“歐式新古典”的概念上,莊嚴笨重的美式家具或者華麗貴氣的新古典往往體現中國人對于好壞最基本的價值理念,那就是“看上去挺值錢”。而對于窗簾、靠包等軟性飾品,則力求亮眼、奢貴、高調,而對材質不置可否。
客戶常常對于我們的報價很疑惑,為什么棉麻類的產品往往價格偏高,而在中國人眼中很值錢的亮閃閃的產品卻價格更低,殊不知那些亮閃閃的基本都是滌綸或其他人工材料,而亞麻、埃及棉則是歐美人士追捧的“高級”且環保的材料。材質的變化,自然導致流行風格的變化,大量的棉麻運用使得原本就小情調的法式大范圍流行起來,再融入一些英倫的紳士氣質,整體調性更為中性,傳統裝飾的“性別”概念被淡化。
通過繡花的表現方式,以及更細膩的組合搭配,同樣可以“顯”好。
休閑范兒的英倫氣質,更年輕更當代,但并不失去大氣之感。
小體量的家具配以精美的面料更能體現主人的品味。
色彩更現代、大膽的英倫裝飾。
其實,“家”畢竟是心靈休憩的場所,舒適、健康、愉悅身心才是關鍵;而現在很多中國人把“家”作為一種家族榮耀的資本來對待,反倒失去了其最重要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