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對毛巾、浴巾、床單更換的速度比我這個年齡段的人快得多。90后賺錢不多,買的東西價格相對低一些,比如床單、被罩主要的價位是三五百元,用半年或一年左右,風格不喜歡了,他就換新的。所以家居家紡領域‘快時尚’的需求給行業帶來巨大增長潛力,不過只有互聯網類企業才能抓住這樣的商機。”46歲的優雅電子商務(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總裁陳騰華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傳統的家紡起源于能滿足鋪鋪蓋蓋、遮遮掩掩、洗洗涮涮的日常生活。但很明顯,這些功能已不能滿足現在的家紡市場需求。如今的家紡行業已開始形成追求時尚、個性、健康等多功能消費風格,用“快時尚”的做法似乎“正中下懷”。
優雅電商剛剛在新三板掛牌,這是一家線上家居家紡企業,比照傳統企業它有更新的玩法。陳騰華曾參加過幾次傳統家居家紡企業新品訂貨會,“一般是年底或春節前,選擇一線大城市,把一二級分銷商和各地代理商召集在一起,包吃包住,用特別大的場地,展示特別多的品類,一年兩季。”陳騰華說,傳統家居家紡企業渠道長,90%以上銷售額來自線下,假如出廠價是100元,到消費者手里時會賣到五六百元,但在產業鏈條中沒有誰能獲得暴利,因為這種模式運營成本和各種費用較高。品牌商用“釣魚”方式,釣到加盟商或中間代理商,把貨賣給下游,收到貨款,品牌商當年的財報就完成了,沒有庫存壓力。而線上品牌商沒有那么多代理商,生產出的庫存都是自己的,這就逼得要找出高效辦法。
陳騰華的做法是把產品信息全部記錄下來,用移動加權平均銷售模型,算出每個產品在每個地區的歷史銷售情況,加上季節性和生命周期狀態,預測產品在未來兩周到四周的銷售情況,做出工廠訂單表,目的是讓暢銷品不斷貨、滯銷品在最短時間內在產品庫中消失。“給工廠下的新品首筆訂單數量盡量少,例如1月上線30個新品,利用大數據,我們會分析其中有15個是暢銷品、10個是常銷品、5個滯銷品,我有80%的把握準確判斷出結果。我們做一億元銷售額時,除倉儲人員,只需要50個人,就是基于互聯網才能做到數據的及時反饋和分析,從而管理好庫存和周轉。我們的毛利率水平也許只有傳統企業的一半,但只要提高周轉率,投資回報率就會高。”
現在很多主打線上的商家開始建設線下體驗店,對此,陳騰華有自己的想法。“創業的初衷是打造‘線上的宜家’,線下我們想做的旗艦店是打算把生活場景放進去,面積沒有宜家那么大,功能定位一定不是以銷售為主。我們希望客人在這里體驗的是生活品質。我們設想的體驗店是可以讓客人自己組合搭配,宜家同樣提供組合搭配,設計好一個一個的樣板間,但那是單向的。我們要增加用戶互動,比如利用研討會、沙龍,提供很多素材,客人到這里幫助我們做擺設,實際上是讓用戶展開一場互動比賽,這是一種用戶與用戶、用戶與產品、用戶與我們的品牌風格之間的互動。當然,這其中再加上一部分銷售,這是我們需要做的。真正的家居生活品質的提高,承載點不是在家紡本身,更多的是品位和格調的提升。我接觸到的一些互聯網大咖只知道用毛巾,還不習慣用浴巾、浴衣,用地巾的就更少,這說明家居家紡行業有很多消費升級可以做。同時,也說明客戶的品位與格調需要一個逐漸培養的過程。”陳騰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