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打擊,遷至瀏陽山區生產
益陽市高新區謝林港鎮,被譽為“水竹涼席之鄉”。村民們從事竹制品加工業已有近20年歷史,全鎮年生產竹涼席250萬床以上,年創產值3億至4億元。但由于村民多是散戶生產,工藝簡單、條件簡陋,且沒有任何環保措施,這個產業對當地水源、空氣和耕地造成嚴重污染,村民健康也受到威脅。
為此,當地謀劃竹涼席產業轉型升級,自去年12月以來啟動集中整治行動,并從今年6月開始對所有未辦理環評手續和未建設有效污染防治設施的竹涼席生產企業一律關停。
可從今年7月份開始,為逃避打擊,部分作坊主卻將機器和熟練工帶到瀏陽,在楠竹資源豐富的大圍山、張坊、小河等地與本地人合伙生產。有瀏陽網友調查發現,這些竹涼席廠有10多家,其廠房有的是租賃原來生產竹地板的舊廠房,有的是臨時搭建起來的工棚……而且令人擔心的是,“蒸煮鍋里冒出的熱氣散發出一股難聞的臭味,污水直接往屋外的水溝流,沒有任何排污設施。”
聯合行動,查封14家涼席廠
據了解,竹涼席的傳統生產加工包括斷料、拋光、浸泡等18個環節,其中竹片加工涉及的環節會產生粉塵,用到燒堿、雙氧水等化學藥品,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渣、廢氣。
“廢水直排,有的甚至排放到了瀏陽河上游的河道里。”12月中旬,瀏陽市環保局聯合公安、工商部門展開專項整治行動,取締了14家竹涼席廠。執法人員介紹,這些竹涼席廠家大都辦了營業執照和竹木加工許可證,但均未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手續。
檢測結果顯示,多家工廠的總排口廢水化學需氧量超過國家標準10倍,色度超標20倍以上。目前,3家工廠因涉嫌環境違法被移送瀏陽市公安機關,其法人代表因違法排放污染物被處行政拘留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