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1·電視購物
輕輕一抹白發變黑發?騙人的!
投訴:電視購物“黑發摩絲”,退貨成難題
一瓶摩絲抹到白頭發上,幾分鐘后用清水洗,水是清的,頭發是黑的……看著電視購物中這樣驚人的效果,你能不心動嗎?昨日接連有三位消費者打來投訴電話,訴說自己看電視購物上當,遭遇了騙局。
楊女士說,她是去年11月份看到電視中介紹的一種韓國海藻黑發摩絲,名稱為“黑飄”,節目中眼瞅著演示的人把摩絲抹到頭發上,幾分鐘后直接用清水洗,水仍然是清的,頭發卻變得烏黑,效果非常神奇。隨即楊女士就打了400咨詢熱線,花598元訂購了兩瓶摩絲獲贈一瓶。幾天后摩絲到貨,楊女士按說明把摩絲抹到了頭上,過了一會兒一洗頭,結果發現水變成了黑水,頭發卻還是白的。楊女士覺得可能自己操作不規范,又嚴格按說明操作了一回,這次她讓摩絲在頭發上待了很長時間,結果再洗,發現水還是黑的,頭發仍然是白的。楊女士意識到自己上當了,撥打商家電話卻總也打不通。
耿女士的遭遇與楊女士類似,也是去年通過電視廣告看到了“黑飄”的神奇效果,撥打了訂購電話,花398元買了一瓶獲贈一瓶。按操作說明抹在頭發上,然后洗掉,水是黑的,頭發還是白的。后來她又在頭發上抹摩絲,一個小時后再洗,仍然是水黑頭發白。
耿女士打電話要求退貨。對方說可以退貨,但需要經理簽字,讓她等等。等了兩天,她再打電話,對方居然說這里不賣黑飄,只賣“愈美染發膏”。耿女士按照產品包裝上的化妝品準字號上網查詢,查到了商品名稱就是“愈美染發膏”,她又仔細看了看“黑飄”的商品包裝,才發現一行特別小的字:又名“愈美染發膏”。耿女士再打電話,就無人接聽了。
彭女士投訴的也是“黑飄”。她因為過敏想退貨,但對方總是以各種理由拖延。
調查:有的商家繼續騙,有的商家答應退貨
記者昨日在網上搜索“黑飄”,搜出來“黑飄海藻摩絲”、“黑飄黑發摩絲”、“黑飄愈美染發膏”等大量相關產品,號稱官方網站的一大批,400開頭的電話更是數不勝數,視頻廣告都是一樣的效果神奇。此外,網上還有大量“黑飄摩絲騙局”“黑飄海藻摩絲千萬別買”等帖子。
按照楊女士和耿女士提供的電話,記者依次撥打了三個400電話,一個電話一直不通;一個電話有人接線,但接線人聽到反映“黑飄”的問題后立刻說,他們是網上銷售,不管電視銷售的事,后來又說自己不賣“黑飄”,只賣“愈美染發膏”。記者正準備提醒對方“黑飄”就是“愈美染發膏”時,對方就急忙掛了電話,再次撥打電話就無人接聽了;第三個400-1558881的電話接線員則表示可以退貨,他們會和消費者聯系的。
針對彭女士的投訴,昨日下午,記者聯系上這款“黑飄愈美”產品的石家莊經銷商,經銷商表示,只要聯系上彭女士,馬上就給退貨,對于因為過敏引發的退貨產品,賣方將承擔運費,不會轉嫁給消費者。
投訴2·網絡購物
58元買套全棉床品,寄來卻是超薄型
昨日,王女士打來電話訴說自己在網購時的遭遇。她在淘寶網上看到一套標注“全棉斜紋”的床品,包括床單、被罩、枕套三件,售價58元,照片看著挺不錯,價錢也很合適,而且看到好幾個買家的評價都是5分,就下單購買了。
幾天后商品寄到,她打開一看,發現實物跟照片上的商品差距實在太大了,不僅顏色有偏差,最重要的是布料薄得像蔥皮兒,一看質量就很差。隨商品寄到的還有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給個5分,返還5元”。王女士這才明白為什么自己看到的買家評價都是5分了。
王女士說,她肯定不會為了5元錢給個5分的好評,幫賣家欺騙別人。但是看著“薄得像蔥皮兒”的床品,又實在很堵心。跟賣家協商退款,賣家要求她出運費。王女士很糾結,“買套商品才58元,寄回去的運費至少20元,來回都是自己吃虧。”
劉女士則是為家里閑置的木桶而投訴。她去年11月在京東商城花298元購買了一個泡腳用的木桶,寄來后就發現下面的輪子壞了,沉重的木桶不能推著走,只能提來提去;用過幾次后,木桶就漏水了,裝上水一會兒就漏得滿地是水。于是,她就跟賣家聯系,賣家說可以寄木塊和膠水這樣的材料讓她自己修。劉女士表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是哪個地方漏水,即使寄來木塊和膠水也不知道怎么修,她希望能夠寄回賣家,修好再寄來。賣家表示可以,但是來回的郵寄費需要消費者負責。
“明明是木桶質量有問題,還在三包期,憑什么讓我付運費?”劉女士質問。但是賣家卻說,木桶漏水不是質量問題,是人為造成的,她還詢問劉女士平時如何放置木桶,有沒有在陽光下曝曬,不用的時候是不是裝了水,會不會偶爾有磕碰等等。由于雙方達不成一致,劉女士家的木桶成了閑置品,退不了,修不了,用不了。
專家說法
遠程購物不規范,消費者“很受傷”
針對消費者在網絡和電視購物中遭遇到的問題,昨日現場接聽3·15熱線的河北省消協投訴部副主任廉莙和石家莊市工商12315的梁偉娜說,在消費升級、消費方式變化的影響下,包括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在內的遠程購物已經非常普遍,投訴也不斷增多。
網絡、電視等遠程購物維權難,主要是因為購物通過郵寄來完成,消費者看不到實物,一些不良商家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一些看似美輪美奐的圖片實則是PS過的美圖,導致出現商品質量問題多;而消費者選擇權、知情權在網絡購物和電視購物這些遠程購物時又很難得到保障。這類購物往往是速遞公司上門為消費者送貨,基本不提供驗貨和調試服務,多數是先交錢后驗貨;另外,由于這些網購和電視購物的產品生產、經銷商、售后服務、客服回訪等整個產業鏈條往往都在不同的地方,導致商品售后服務難以保障。一旦出現問題,銷售商和廠家之間經常互相推諉,退換貨困難,商家不履行“三包”責任,導致消費者“很受傷”。
專家提醒消費者,在網購和電視購物時要盡量選擇知名、信譽好的平臺;不要輕易相信廣告中夸張的宣傳,要多了解一下擬購商品的市場價格,如果擬購商品的價格遠低于市場價格,那其質量和售后服務就值得懷疑。此外,快遞上門后要堅持先驗貨,再簽收付款。還要保留好相關購物憑證,一旦出現糾紛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最新進展
3月15日起網購,拆封商品也可退
對于這些網購和電視購物中出現的一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從3月15日起《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下稱《處罰辦法》)將正式實施,明確了對適用無理由退貨的商品、消費者已拆封的商品都可使用“7天無理由退貨”,成為網購消費者的維權利器。
《處罰辦法》中規定,如商家自行規定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服務,必須經消費者確認;消費者拆封查驗商品是否完好,商家不能以此拒絕提供“無理由退貨”服務。假如商家故意拖延或無理拒絕消費者“無理由退貨”的要求,將由工商部門按照新消法予以處罰,根據情節單處或者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廉莙還提醒消費者,在向商家提交“無理由退貨”申請后,不要急于按照系統提示的默認退貨地址郵寄商品,應當讓商家提供準確的退貨收貨地址和收貨人聯系方式。此外,消費者在郵寄退貨包裹時,最好用拍照等方式,記錄下退貨商品包裝、發貨流程,并保留好退貨時的快遞單,及時告知商家相應的快遞單號。一旦遇到商家收到退貨商品后稱商品已破損,不能提供“無理由退貨”服務的情況時,消費者可憑留存的圖片、視頻舉證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