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投訴:棉花被里的不是棉花
天冷了,買一床暖暖的棉花被過冬,抱著睡覺是多么的幸福。王某(化名)打算到市場上去購買一床棉被,可購買的棉花被沒有起到保暖的作用,他告訴筆者:“我在市場上買了一床棉花被,拿回家的時候,發現棉花被里放的不是棉花而是化纖棉,蓋起來當然也不暖和。”
城東所的工作人員接到市民投訴后,立刻對該市場出售棉花被的店鋪進行了調查。商家表示,該棉花被是根據被子的重量來定價格的,價格在30元到100元不等。往往作為墊被或作為蓋被使用。“來買的人基本上均是外來務工人員,他們抱著用一個冬天就扔的想法大多會購置便宜的‘棉花被’。”商家說。
執法人員詢問商家在消費者購置棉花被的時候是否會告知棉被的成分?部分商家表示,如消費者詢問的話會如實告知,如消費者不過問也不會主動告知。還有部分商家表示:“如果不是你們來了,我自己也不知道這棉花被里的不是棉花。”
市場監管:行業不規范監管有難度
執法人員在調查的過程中,發現該市場的棉花大多數是由3家棉花被加工作坊供貨的。執法人員當下前往該3家作坊進行取樣調查,經查,3家作坊均有制作由化纖作為填充物的棉花被。
在現場,執法人員發現了假棉花被的填充物—化纖,并對加工坊的工作人員進行詢問,他們表示,化纖是對方送貨上門的,一年也就采購一次,沒有固定的進貨渠道。
執法人員當著筆者的面,將一團化纖用打火機點燃,瞬間,一團火苗立即冒了上來,且還伴隨著一股刺鼻的化學氣味。火熄滅后,而真正的棉花點燃后不會產生火苗,味道也不刺鼻。
據了解,棉花被屬于“纖維紡織品”。目前,“纖維紡織品”還沒有國家標準,產品質量很難得到保證。監督部門,只能對作坊和商家進行經營的規范管理,讓他們在加工的時候在產品上標注其產品的成分,商家在銷售時要向消費者表明其成分,防止消費者因產品信息不明而花冤枉錢。
調查:“化纖”、“棉花”傻傻分不清
昨天,筆者前往本市各大超市、商場等商業區探究棉花被里的秘密。在超市的貨架上,筆者發現不少產品外包裝上寫的是某某牌棉花被,可在填充物一欄里面標明的是“化纖”。
筆者也手拿化纖棉和棉花上街詢問市民,有百分之七十的市民分辨不出化纖棉和棉花的區別,自然不少市民不知道自家棉被的填充物是化纖還是棉花。
不知從何時起,化纖被已經慢慢地取代了棉花被的地位,但是也有不少的家庭還是對棉花被情有獨鐘。家住富春街道的張女士告訴筆者:“我們家一直用的都是棉花被,但我從來不去商場購置,都是拿著家里的棉花被到棉花加工店里去翻新的。”
棉花被的保養方法
在寒冷的冬天,人們往往在睡覺時,只有蓋上厚厚的棉被才會覺得溫暖。如今冬天到來,被收起來的棉花被也該拿出來了。要知道,棉花被的保養重要,但是除菌更為重要,下面就給大家講講家用棉花被的一些清洗保養常識。
除菌:在使用之前,要知道,由于衣柜的空氣比較不好,棉花被培養了不少的螨蟲。這時,需要將其放置在太陽下洗禮,經過太陽的照射使棉花被中的螨蟲被殺死,而且這樣能夠讓干燥的被子變得蓬松,從而避免皮膚過敏或發生感染的癥狀。
清洗:相信有不少人在曬被子時都喜歡拍打棉花被,總是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將棉花被上的灰塵都拍打出去,殊不知是越打越多。其實,在拍打被曬的棉花被是個誤區,要知道,有很多棉花被是經不起拍打的,棉花被的纖維粗短易碎,拍打后就會導致其斷裂,從而使棉花被變形,最后會難以恢復蓬松感。
晾曬:棉花被有著良好的吸濕和透氣性能,但是也會容易受潮,因此,這需要我們使用時經常晾曬。此外,使用多年后,需要將不蓬松的老棉絮重新去彈松。在使用棉花被芯的時候,記得要套上被套,這樣才能保證棉花被的纖維厚度,并且要每隔半個月曬次太陽,使其恢復蓬松感。若是使用時,被芯被玷污了,可用濕布蘸上中性的肥皂擦掉去污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