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綸在針織物市場一直有著非常強大的沖擊力。高的伸長率和快速的彈性回復性能早已被織物和服裝制造商利用來獲得服裝的體形顯現性、側面修整和健美功能等。確實,目前服裝市場中估計有35%~40%的服裝都含有不同比例的彈性纖維。
然而,含有滌綸/氨綸包覆紗織成的織物在染色和整理過程中出現一些難以克服的問題。染整工作者必須嚴格遵循纖維制造商和染料制造商的使用要求才能達到最好的染色和整理效果。僅用一根或兩根氨綸包覆的滌綸長絲,染色過程只按照滌綸的特性,所以染料的選擇要非常謹慎。
氨綸的不耐高溫、不耐氯漂和容易受微生物襲擊的特性眾所周知。而在濕處理工藝中熱處理是關鍵的一步。滌綸/氨綸包覆紗的熱處理溫度通常在182℃~188℃、時間不超過20~30S以免溫度過高而使纖維變黃。
氨綸絲通常被涂覆2~5%的潤滑劑,這種潤滑劑主要是低分子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如果使用其它的潤滑劑,滌綸/氨綸包覆紗在染色前必須進行沖洗。預熱過程可以揮發掉一些潤滑劑,并且這些油劑可以濃縮并引起后來織物的油斑。
可以用水或溶劑沖洗掉潤滑劑。目前比較廣泛使用的是特種表面活性劑的軟水溶液來硅類潤滑劑,盡管這種方法并不適合所有的潤滑劑。使用全氯乙烯沖洗更為徹底,不但可以轉移更多的硅烷還可以沖洗掉氨綸上能提高電阻和增強紫外線輻射的添加劑。
滌綸/氨綸針織物染色最主要的是要減小高溫狀態下織物承受的張力。否則,織物將要被拉伸并且它的彈性回復性能將收到極大的影響。正因如此,通常使用噴射染色機,使織物在受壓時保持松弛狀態,避免織物產生皺縮。
合理的選擇染料對于滌綸/氨綸包覆紗織成的織物的染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染色人員認真地打小樣,對特殊的滌綸/氨綸織物進行必要的染色試驗。一般情況下,如果染色過程中不出現色差就沒什么問題了,因為延長高溫下的染色時間對織物的彈性影響很大。
分散染料對氨綸纖維有很高的直接性,并且上染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正是這個原因,100%滌綸織物通常在130℃時染色,而滌綸/氨綸只能在低于130℃的溫度染色。即使在115℃時染色,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分散染料在氨綸上著色并且導致氨綸的彈性降低。
染色過后用堿性還原劑處理非常重要,通常選擇連二亞硫酸鈉或硫脲雙氧化物在PH值為10~11,溫度為70~80°C的條件下完成。被處理過的織物必須被認真清洗,以去除織物上的染料分解物和其它雜質,已確保染色的色牢度、耐光性和耐磨性。
當滌綸/氨綸包覆紗織成的織物中色或深色時,滌綸纖維表面的色牢度有顯著的提高,從而被染的微纖維明顯變輕并且需要更多的分散染料,尤其是染深色時這種現象更為突出。結果,分散染料在氨綸纖維上的著色率大大提高了,這要求精細的后整理來洗掉氨綸上的浮色。
解決分散染料在氨綸上著色的難題,有效的辦法是使用更多比例的改性滌綸纖維,也就是陽離子可染滌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