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伴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科學家提出一系列未來派新型紡織技術,將以低能消耗和環保性超越當前的紡織工藝,以下是八種未來派紡織技術:
1、樹皮織物
紡織工業有一個壞名聲,在水和能源方面損耗較大,同時,在發展中國家缺少廉價勞動力,BARKTEX公司認為,從樹木上獲得紡織物將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該公司生產了人類所知曉的最古老紡織品,傳統的“樹皮衣服”。它能較廣泛地應用于衣服、家具和室內設計。從樹上剝離樹皮之后,新的樹皮又重新生長出來,BARKTEX公司研制的樹皮紡織物從人文角度來講,具有低水量和低能量消耗的特征,并且環保和具有生態適宜性。
2、亞麻代替棉花
棉花是人們生活中最廣泛使用的自然纖維,但是種植棉花的過程會對環境構成危害,有毒的殺蟲劑、灌溉、在收割和加工棉花的過程中會使用高能量和釋放溫室氣體。
相比之下,亞麻作為另一種自然纖維,其生長過程中比棉花較少使用農藥,水,排放物質和土地使用,但是不及棉花的成本高效益。基于最新化學制造工藝,CRAiLAR公司研制出一種新的方法,能夠形成一種新的亞麻材料,可與棉花的成本和性能相媲美,生產一公斤亞麻消耗的水僅是生產等量棉花的百分之一。
3、牛奶蛋白中提取的纖維
英國愛丁堡大學最新一項研究指出,英國每年浪費36萬噸牛奶,生產這些牛奶所釋放的溫室氣體相當于2萬輛汽車的尾氣排放。
德國Qmilk提出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充分利用牛奶成分,該公司從叫做“酪蛋白”的牛奶蛋白質中加工制造一種抗菌、耐火、非過敏性纖維,該纖維百分之百生物可降解,可用于制造衣物和家用紡織品。
4、人造蜜蜂絲
許多人并不曉得蜜蜂會制造絲,不同于飛蛾、蠕蟲和蜘蛛制造的片狀絲分子結構,蜜蜂制造的絲包含著多重螺旋體的線圈,彼此盤繞在一起。這將形成堅硬、輕重量的絲,并且具有較高的柔韌性。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對自然智能材料進行了廣泛研究,發現蜜蜂絲可作為海綿、透明薄膜、仿生纖維和納米纖維的理想材料,目前,CSIRO理論研究科學家塔拉-薩瑟蘭(Tara Sutherland)指出,我們現已識別蜜蜂絲基因,一些研究機構現能生產高質量和數量重組絲蛋白,有助研制人造蜜蜂絲來代替傳統紡織材料。
5、“壁虎粘合劑”
“壁虎皮膚膠”是受益于壁虎足部特征而設計的一種紡織基膠,壁虎利用皮膚-腱-骨骼連接方式,使其具有超級粘附能力,可以粘在任何物體表面。最新研制的壁虎皮膚膠具備以上功能性,它是由尼龍和聚氨酯等商業材料構成,但不同于一次性粘合劑,壁虎皮膚膠可以重復使用,并且不殘留任何粘性殘余物。
6、生物纖維
生物服裝設計公司能夠將活體生物和生物基礎物質制造成時尚、運動裝和奢侈品牌,這家倫敦公司希望使用細菌、真菌、海藻、纖維素等微生物來制造一系列生物降解家庭用品和時尚飾品。
7、蘑菇材料
科學家正在積極尋找替代危害生態環境的塑料泡沫包裝材料,目前具有環保性能的蘑菇材料是理想材料之一。Ecovative公司將菌絲結合農業副產品,可定制生產包裝絕緣材料,具有可持續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低成本競爭力。
8、細菌使塑料分解為聚酯纖維
Ambercycle公司提出一種新的可持續性物質回收利用方法,使用合成生物學將定制化細菌分解塑料成為其化學成分,細菌在生物反應器環境中生長,降解聚酯合成纖維(PET)塑料,可提純精對苯二甲酸,與其它副產物相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