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花工序
1.1 開棉:將緊壓棉塊加以充分松解。
1.2 清棉:清除原棉中大部分雜質 ( 70% 左右 ) 及不宜紡紗的短纖維。
以保證棉紗品質穩定。
1.3 混綿:將各種混用原棉充分而均勻地混合起來。
清潔和成型良好的棉卷。
1.4 成卷:制成均勻。
1.5 控制棉卷米重不均率
2 梳棉工序
2.1 將棉卷中的小棉塊或纖維束全部分解成單根纖維。
棉結和短纖維等。
2.2 清除殘留在棉卷中的細小雜質。
2.3 充分地混合纖維。
分解、除雜、混棉、制成棉條
2.4 將棉條制成棉條。
3 并條工序
3.1 改善棉條長片段不均率 ( 支數不均率。
3.2 使棉條中纖維伸直平行。
3.3 棉條并和與牽伸產生了混棉與清潔作用。
3.4 制成熟條。
4 粗紗工序:
將熟條經牽伸抽長拉細。經加捻成具有一定強力粗紗,有規律地卷饒筒管上,供下道工序細紗使用。
5 細紗工序:
將粗紗繼續牽伸拉長抽絲,使它達到一定細度。通過鋼絲圈的作用,加以一定捻回,使各單根纖維纏繞抱合成為細紗,且具有一定的強力,依照適當的形式卷繞在筒管上,使后部工序加工和應用方便。
6 紡紗的一般知識
1000 米長度的重量 ( 克 ) 來表示。就是 1000 米長細紗, 6.1 號數 ( 公制 ) 公定回潮率 8.5% 時。重多少克,就是多少號數。例如 1000 米的細紗,重 27.8 克,其號數為 27.8 號。
1 磅重量的 840 碼的長度數來表示。就是 1 磅重的棉花能紡多少個長度為 840 碼的細紗, 6.2 支數 ( 英制 ) 公定回潮率 9.8% 時。就是多少支數。如 1 磅棉花能紡 21 個 840 碼長度細紗,即 21 27.8 號 )
4.2g/10m 1000m=420tex 6.3 粗紗號數:定量 × 1000 米。如粗紗定量 4.2g/10m.
細紗是廢品, 6.4 細紗號數: 1000m 細紗重多少克為多少 tex 號 ) 粗紗是半成品。所以以細紗號數來表示紗的品種。
中支紗: 16s~40 s 高支紗 40 s 以上。一般:低支紗; 16 以下。
6.5 定量:棉卷 ( 米 / 克 ) 棉條 ( 克 /5 米 ) 粗紗 ( 克 /10 米 ) 細紗 ( 克 /100 米 ) 一般粗紗定量 ( 純棉 )
c27.8tex 21 6.5g/10m 左右 ;
c18.2tex 32 5.2g/10m 左右 ;
c14.5tex 40 4.85g/10m 左右;
c9.7tex 60 3.8g/10m 左右。
粗紗可適當減小牽伸倍數 ) 品種產品質量要求,
6.6 粗紗定量;根據細紗牽伸能力 ( 細紗新機型 ( FA 系列 ) 牽伸能力都有所提高。粗紗機設備性能,供應情況各項因素,綜合確定。允許范圍內,以偏重為好。也就是牽伸倍數放小些,對紡紗質量有好處。
6.7 條干不均率:短片段不均率 ( 1 米 )
7 影響產品質量的五大因素
7.1 操作、巡回制。
7.2 原料
7.3 工藝 ( 強控制、緊隔距、重加壓 )
7.3 溫濕度
8 生產實踐過程中使用粗紗機的實際經驗
8.1 條干不均率:
c27.8tex 21 并: 16% 粗定量 6.2g/10m 25%CV% 5%
c18.2tex 32 c14.5tex 40 并: 10%.14% 粗定量 5.5.2g/10m 16%.20%
c9.7tex 60 并: 8%.10% 粗定量 :3.8g/10m 15% CV% 4%
8.2 牽伸波:棉條經過牽伸產生的不均,以波形表示出來,稱為牽伸波。這是由于浮游纖維在牽伸過程中,因速點位置動搖而造成的變速點:牽伸區內纖維頭端由后羅拉速度變為前羅拉速度,也就是由慢速纖維變為快速纖維 ) 波譜形狀象小山狀 ( 大頻道 )
8.3 機械波:由于機械狀態不良。如:牽伸齒輪破損,羅拉、皮輥彎曲、偏心跳動、羅拉軸承、皮輥嚴重缺油。磨滅,嚙合不良,牽伸齒輪加工制造不良,肖鍵、螺絲松動,齒輪偏心等原因造成的不均,以波形表示進去稱為機械波。波譜圖中形狀象煙筒狀 ( 1~2 頻道 )
8.4 造成粗紗條干不均的原因:
加壓過輕,皮輥加壓不著實。皮輥隔距,羅拉隔距不正確;皮輥,羅拉彎曲偏心逾越正常范圍或表面損傷。皮輥,羅拉軸承缺油,損壞;牽伸傳動齒輪狀態不良,齒輪偏心損壞,嚙合不良,磨滅,肖鍵松動,牽伸部件不良,喇叭口歪斜、破損,上肖變形,鉗口不正常;上肖碰皮輥,皮圈破裂,回轉不靈活,下肖棒彎曲,集棉器開口不正確過大、過小或損傷。各工藝參數 設計 不合理,張力過大、過小,牽伸配置不適當,羅拉隔距不合理,伸長率太大,定翼松動,嚴重搖頭等。
8.5 粗紗張力和伸長隨粗紗定量、埝度大小、原棉質量、溫濕度和機械狀態等因素變化而變化。所以調整粗紗張力也比較復雜,需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一落紗通常,小紗張力伸長不正常,調節鐵炮皮帶起始位置,小紗正常,中紗、大紗張力過大或過小調節張力棘輪或同軸齒輪,小紗,大紗張力適宜,中紗張力過緊或過松,調節張力彌補齒輪。粗紗張力不適當,意外伸長不一定,卷繞時就會過緊或過松,影響卷繞長度或條干,增加粗紗斷頭和紗疵,影響產量,質量并給細紗退解時斷頭和疵點帶來禍根,粗紗伸長率一般控制在 1.5%~2.5% 之間,大小紗伸長率差異控制在 1.5% 以內。重量不均率 ( 長片段 5 米 ) 1.5% 左右。
8.6 羅拉隔距與纖維長度、定量有直接關系、羅拉隔距不能小于纖維長度,否則纖維在某一瞬間有可能被兩對羅拉同時握住而拉斷,如果大于纖維長度,牽伸過程中,就難以控制纖維運動,浮游纖維多,影響條干均勻,所以隔距過大過小,對半成品質量均不利。一般根據纖維品質長度來定羅拉隔距。品質長度長,隔距大,半成品粗紗定量重,羅拉隔距略為放大些。
FA 422 粗紗機羅拉隔距一般為:
前區握持距 = 皮圈架長度 + 自由區長度 =34+ 15.17mm
皮圈架長度 ( 34mm 下肖棒前邊緣到羅拉中心距。
后區握持距 = 纖維品質長度 + 12.16mm 考慮到放二道梳棉器可適當放大些。
羅拉隔距 = 握持距 .28.5mm 二羅拉半徑 ) 集束整理區握持距一般為: 36mm.42mm 化纖混紡適當放大一些 )
粗紗張力低,粗紗捻度系數大小關系到產品質量和產量。捻度系數過小時。易發生意外牽伸,引起斷頭和產品不均,捻度系數過大時,會造成細紗牽伸時,牽伸力過大,使成紗不均或出現硬頭下小老鼠。
8.7 粗紗捻度系數
純棉或化纖多種因素確定。一般化纖纖維長、強力大捻度系數可小些。捻度系數選得大,一般根據纖維長度、細度、粗紗定量、細紗后區工藝。捻度多,同樣前羅拉速度下,加快錠速或同樣錠速下減慢前羅拉速度才干達到工藝要求,所以捻度大,產量低。
8.8 溫濕度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強力,棉纖維的重量。伸長率,彈性等物理性狀和車間相對濕度有密切關系,當溫度低于 18 ℃時,相對濕度過小,棉纖維外表蠟質化,可塑性降低,纖維脆弱,強力降低,發生靜電,容易繞羅拉,皮輥,造成條干惡化;溫度在 24 ℃ .26 ℃時,相對濕度適宜,棉蠟軟硬適當,原棉便于分解或單纖維有利于開松,除塵,牽伸;溫度過高,相對濕度過大時,棉蠟軟化,纖維間摩擦力變大,影響正常牽伸,造成條干不均。所以并粗車間相對溫度過高,易繞羅拉,皮輥,錠翼空心臂發濕,阻力大,斷頭多,成紗過緊,影響正常牽伸,發生硬頭,相對濕度過低,靜電作用增強,飛花多,粗紗松散,粗紗成型不良,斷頭多,纖維抱和力差,影響條干不均和強力,增加擋車工勞動強度,影響產量。
并粗車間溫濕度一般控制在
冬季:溫度 22 ℃ .24 ℃ 相對濕度: 60 ℃ .65 ℃
夏季:溫度 30 ℃ .32 ℃ 相對濕度: 55 ℃ .65 ℃
8.9 如何解決粗紗成型不良的各種現象:
1 上下角度不一樣:校正圓齒桿與天平架的水平,錠翼壓掌孔在筒管中央時。調節上搖架頂絲長度一致,調節張力牙每次回轉角度相同,使鐵炮皮帶等距移動。
2 粗紗冒頭冒腳:冒紗。校正下龍筋換向時,往復輪 ( 和合牙、方箱齒輪 ) 往復靈活,不打頓,成型機構作用不靈活 ( 成型換向三種動作: 1 鐵炮皮帶移位,改變下龍筋升降速度 ( 減慢 ) 改變卷繞速度; 2 推動往復輪換向,改變下龍筋運動方向; 3 縮短下龍筋升降動程,使粗紗管兩端呈圓錐型 ) 減速、換向、縮短動程三個作用,必需在粗紗繞至筒管一端時,同時發生,瞬間完成,所以成型機構作用是利用下龍筋升降起觸發作用來完成減速,換向,縮短動程三個動作。成型裝置有關螺絲松動,齒輪嚙合不良,有關機件損傷,拉簧拉力調節不當,裝置調試不良,下龍筋升降嚴重頓挫 ( 龍筋不平,齒輪、齒條嚙合不良,肖鍵、螺絲松動 ) 個別冒頭冒腳;錠翼松動,喂入棉條重量過輕。
3 脫肩:由于張力大小,鐵炮皮帶調節不當,鐵炮跳動 ( 鐵炮動平衡不好,裝置不當 ) 溫濕度不好,相對濕度大小等原因。
4 硬紗、爛紗:后皮輥擱起,后區牽伸作用不良。皮輥走動,加壓不正常,張力過緊,喂入棉條不均,壓掌,錠翼空心臂掛花,壓掌繞紗道數不合要求,成形有關齒輪螺絲松動,造成長齒條移動不靈活或過小,長齒條每次移動量等距,相對濕度過大或過小,工藝配置不當原因。
5 打腰箍:成形裝置作用不良,方箱往復換向齒輪 100T 嚙合不良。燕尾摯子與中搖架鴿子頭間隙太大,因鐵炮皮帶太松,鐵炮軸承損壞,齒輪松動等原因造成下鐵炮不轉,升降齒輪,升降介輪嚙合不良,螺絲肖松動。成形裝置拉簧調節不當過松等等。
8.10 牽伸倍數:
熟條定量,根據細紗號數。細紗機牽伸能力,粗紗機牽伸形式合理選配,一般并條到細紗 200 倍左右牽伸倍數,目前 FA 系列細紗機高倍牽伸發展,使細紗機由原來的 25 倍左右發展到 50 倍左右,工藝條件允許范圍下,粗紗機可配置較低牽伸倍數,有利于保證粗紗質量, FA 422 粗紗機主牽伸區是雙短皮圈牽伸,有皮圈及皮圈肖組成彈性鉗口,能有效控制纖維運動,牽伸倍數可適當放大些,適應范圍也大,后牽伸屬于簡單羅拉牽伸,控制纖維能力較差,應偏小掌握。一般在 1.2.1.4 倍范圍,集束整理區 ( 1.2 羅拉間 ) 牽伸倍數為 1.05 倍屬于張力牽伸。如果根據粗紗定量 2.5G.6G/10M 6.10 倍 ) 5G.10G/10M 4.8 倍 )
實際牽伸倍數 牽伸倍數:計算牽伸倍數 機械牽伸倍數。
計算牽伸倍數 = 并條定量 G/10 設計 ) / 粗紗定量 G/10M 設計 )
機械牽伸倍數 = 前羅拉速度 ( 外表速度 ) / 后羅拉速度 ( 外表速度 )
有落棉,因在牽伸過程中。飛花,皮輥打滑等因素影響,使實際牽伸與計算牽伸有差異,所以發生實際牽伸倍數
實際牽伸倍數 = 并條實際定量 ( G/10M / 粗紗實際定量 ( G/10M
一般工藝指標主要有三種:檢查 ) 粗紗機安裝后。
條干不勻率:烏斯特儀 CV% 牽伸波、機械波、薩氏條干儀
粗紗定量: 10 米粗紗稱重 G/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