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浙江省諸暨市大唐鎮正在導演一場“定型房出大唐”的轉型升級大戲。
定型是襪子生產鏈上很重要的一環,出于國家的環保要求、“無違建”以及生產安全等方面的原因,大唐鎮政府今年作出了壯士斷腕的決定:200余家定型房要么選擇關停,要么明年年底前搬離大唐。
這200余家低小散的定型房,現有工人1萬多名,一年定型襪子達到了80億雙。“這關系到1萬多工人的飯碗,還有大唐襪業的可持續發展。”大唐鎮黨委書記徐洪說,“但這件事情干好了,大唐襪業將更加健康。”
要發展更要環境安全
近幾年來,隨著大唐襪業崛起,散布于村莊的定型房如雨后春筍般多了起來。“定型房技術含量低,租上一個廠房,買上一個燃煤鍋爐,叫幾個人,就可以開起一個定型房。”大唐鎮副鎮長孟利光說,大唐定型房現有300多個燃煤鍋爐,大唐成為了諸暨燃煤鍋爐最多的鄉鎮。
可問題隨之而來,燃煤產生的黑煙通過煙囪排出,污染了空氣,周邊的居民意見很大,經常有居民去鎮里反映。同時,由于定型房的廠房普遍是低矮的平房,有不少還是違法建筑,打工者大多混居在廠里,其安全隱患一直是讓政府頭疼的事情。
“我們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但一直下不了決心。”孟利光說,“因為擔心關停或者搬遷會影響大唐襪子產業集群的發展。”
今年7月1日起,國家實施了新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10噸以下的小型燃煤鍋爐都被列入取締對象。大唐定型房用到的燃煤鍋爐都在10噸以下,200余家定型房一下處在了消亡的邊緣。
面對國家禁令,大唐鎮開始時有兩種聲音,一部分人認為,關停了定型房,襪子產業鏈斷了,大唐1萬余家襪企的襪子去哪里定型?“在大唐,大家都是靠襪子吃飯的。”剛到大唐履新3個月的徐洪說,“有人擔心地對我說,襪子這個產業集群若在我們手上垮了,我們可擔不起這個責任。”
而另一方認為,定型房帶來的環境污染、安全生產等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始終是一個“定時炸彈”,大唐應該趁此機會“騰籠換鳥”,實現定型房的提檔升級,這樣更有利于大唐的可持續發展。
最終,大唐鎮上下統一思想,決定長痛不如短痛。“犧牲環境的經濟,我們寧可不要。”大唐鎮有關負責人說,鎮里明確向各定型房發出了通知:明年底前全部搬離大唐,否則面臨被關停的命運,今年底完成一半進度。
告別污染定型房外遷
大唐早已給這些定型房找好了出路。位于諸暨陶朱街道的華都印染廠正在搬出市區,能夠騰出13萬平方米土地共1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大唐鎮已和“華都”達成了合作意向,在那里建一個“襪業后整理園區”,可以容納100多家定型房。
定型房外遷并不意味著污染也轉移了。離大唐不到8公里的“襪業后整理園區”,離諸暨熱電廠不遠,蒸汽供應充足。“定型房都將實施‘煤改氣’,徹底告別燃煤時代,實現無污染。”孟利光說,早幾年,正是由于大唐不具備供熱條件,才使得定型房無法實現“煤改氣”。
諸暨城區的廠房年租金普遍在230元/平方米,為了降低定型戶的成本,“襪業后整理園區”協議的年租金降至150元/平方米,這接近了大唐定型房現有的租金。在園區里,背后有“華都”這家大公司做靠山,還能提供融資擔保等方面的幫助。
按照大唐制訂的方案,在關停所有燃煤定型鍋爐的基礎上,按照“整改一批,關停一批,轉移一批”的思路有序推進。上個月,大唐鎮先行強拆了屬于違法建筑的10多家定型房,拆違面積達10000多平方米。
按照統計,200余家定型房遷出大唐后,能夠騰出土地33萬平方米,大唐因此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更重要的是,還了老百姓一個清新的天空。
從拍桌子到理解接受
“大唐的大氣污染,我覺得自己也有一定的責任。”在大唐鎮柱山村,張鐵軍經營著一家600多平方米的定型房。
此前,張鐵軍已在電視上看到鎮里將取締燃煤小鍋爐定型房的消息。“小鍋爐關停是必然趨勢,早進園區早受益。”張鐵軍表示,他已經去“華都”看過了,園區里用蒸汽很方便。
但并不是所有定型戶都像張鐵軍那樣看得長遠。大唐鎮有關負責人說,自從發布取締定型房通告后,有不少定型戶想不通,有人還來鎮里吵鬧、拍桌子。
金圻峰經營定型房已7年,600平方米的定型房,一年為他帶來十幾萬元的收入。“我算了一下,光搬遷費用就要7萬元,搬過去之后客戶會不會跑掉?”金圻峰告訴記者。
鎮里的聯系干部講了政策,分析了環保的重要性,金圻峰聽了,意見是沒了,但心里還是不痛快。后來,金圻峰帶著妻子去“華都”進行了仔細考察。“政府還是考慮周到的,那邊的年租金是150元/平方米,跟大唐也差不多,而且‘店多隆市’,定型房集聚到一起,也有利于客戶找上門。”金圻峰覺得自己不會吃虧,也就釋懷了。他說:“這筆訂單做完,就謀劃搬遷的事情。”
有業內人士說,定型房短期內大量搬出,可能會提高大唐襪子生產企業的定型費用。“目前,一雙襪子定型的加工費在六七分錢,控制好搬遷的節奏,定型成本上漲應該會在可承受范圍內。”
“現在,每天都會有定型戶來鎮里咨詢,想報名進入新園區。”孟利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