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向來都是人們熱衷的美食選擇,但吃火鍋后殘留的味道也是許多人苦惱的一大問題,衣服上、頭發上都散發著火鍋味兒,也有人發現與之前相比,現在火鍋味兒似乎越來越重,往往幾天都消不掉。近日,也有廚師爆料稱,火鍋味兒越來越重是因為火鍋中使用添加劑的緣故,這股火鍋味兒究竟是怎么產生的?是否對人體有害?據有關專家稱,單從味道及表面判斷,很難確定火鍋中是否使用了添加劑,另外,味道散得快慢也與衣服的材質等有密切關系。
單憑氣味難以分辨火鍋是否含添加劑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解釋道,從理論上分析,一些天然食物的顏色、味道等確實沒有較強的牢固度,而相對來說,一些化學類成分的牢固度反而相對較好。味道也同樣如此,天然食物的味道往往比較容易揮發,而且也比較容易在人體內分解,而一些人工合成的成分往往在空氣中難以分解,相對來說殘留的時間會較長。
如果單憑氣味分辨,很難確定其中一定含有某些添加劑,但總體來說,對于香味比較濃、氣味比較重的火鍋,還是不建議大家選擇。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火鍋味兒殘留時間的長短其實與衣服的材質、人們在火鍋店的逗留時間等都有一定關系。
棉質、毛衣等殘留時間較長
火鍋味道在衣服上的殘留時間長短與衣服材質也有一定關系,在同一種鍋底的熏染下,棉質服裝的味道散得相對慢些,以清油麻辣火鍋為例,實驗發現雪紡服裝約1小時能散去味道,而棉質服裝則需要2個多小時。對此,北京服裝學院材料學院教授解釋稱,味道散去的時間長短確實與衣服材質有一定關系,衣服材質孔隙越多,吸附越強。以纖維材質為例,棉質衣物的吸附性比化纖類衣物更強。因此,毛線衣等衣物的吸附性是比較強的,味道的殘留時間也會相應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