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陳列、內容與社群“三個C”,這家發展速度超群的P2P交易平臺正在成為時髦男裝消費者最愛的轉售平臺。
對全世界的街頭潮牌的死忠粉來說,每周四都是不得了的大日子。這一天,Supreme在全球11家門店以及網站會發布新品。上新到售罄的短短幾分鐘,各種各樣的機器人程序,與Supreme門外排成長隊的粉絲一起,都在急迫等待買空新品,但這些產品被買走后,多數進入了利潤豐厚的二手轉售市場。在這里,產品標價與原零售價相比,能足足翻上幾倍。
不少新品最終流入一家名為Grailed的網站。“每一次Supreme上新,會有大量的買家來到Grailed,”Jacob Metzger說,他是這家街頭潮牌交易平臺的聯合創始人與市場總監。在Grailed,每周四Supreme的產品交易帖(listing)數量會飆升265%,通常數量約40000個。
據在線二手商店ThredUp的統計,時尚轉售市場在2021年前價值將達330億美元。盡管eBay依舊牢牢占據該市場90%的份額,但分別成立于2009年、2011年的Vestiaire Collective、The RealReal等奢侈品轉售網站,規模也都在變大,但主要受眾群體為女性。Grailed就是抓準了這個市場空白,瞄準了那群守在Supreme門外排隊、心系時尚的“千禧一代”男性消費者。
“那時還沒有一個真正的第三方交易平臺,方便人們買貨賣貨,”青年文化出版物Highsnobiety北美執行總監Jeff Carvalho表示,“你得去Styleforum、Superfuture這些論壇,討論男裝相關的主題,然后在那里進行交易。”盡管如此,這些網絡論壇生意并沒有攤得很大。利用eBay、Facebook平臺群組買賣稀有的二手衣物也很流行,但這樣的平臺缺乏專門的維護,談不上有什么審美,購物體驗也不順。
“我自己學了編程,2013年12月創辦了Grailed,”聯合創始人與Grailed首席執行官Arun Gupta回憶道,彼時二手設計師男裝市場開始增長,他從中看到了聯通供需的商機,“我在論壇上問大家的想法,看看添加什么新功能變得更酷。”
與Metzger以及首席技術官Julian Connor一起,Gupta將剛起步的公司總部從硅谷搬到了紐約。首先在小范圍親友圈內進行了一輪融資,2015年獲得了Thrive Capital的種子輪資金,融資金額沒有披露。
“Grailed”原來是個街頭俚語,指的是發現了極為稀有的尖貨。擁有這個名字的網站,也因為販售稀有二手男裝產品,擊中了千禧一代死忠藏家的心,比如Raf Simons x Peter Saville 2004年秋冬男裝系列的派克大衣(8000美元)、Rick Owens的短吻鱷皮革自行車夾克(30000美元),甚至是Hedi Slimane私人所有的Saint Laurent剪羊毛外套(標價11000美元)。但Grailed亦提供各類相對低價的產品,比如Off-White與耐克聯名運動鞋,或是Acne Studios、Champion等適合日常穿戴的產品。
據市場來源,創建至今Grailed的網站成交金額(GMV)每年都以雙倍以上的速度上漲,今年更是達到1億美元左右。網站對銷售產品抽取8.9%傭金,外界預計年營收約高于900萬美元
相比之下,Vestiaire Collective、The RealReal等轉售網站提供驗真、運送以及包裝等服務,抽取20%到40%的傭金。而Grailed一直將運營成本和傭金保持在較低水平,但這還遠不能概括網站的運營方法論。
“我們主要是做‘三個C’,也就是人工編輯與維護(Curation),內容(Content)和社群(Community),” Metzger解釋道,Gupta補充說,“剛開始,我們希望網站能夠維護到,你看到的任何東西,多少都會有興趣。”起初,Gupta和Metzger全年無休地對梳理整個網站,刪除沒有認證的帖子,后來聘請了兼職核查團隊,成員分布在全球不同時區,專門審核交易帖、管理網站的消息流,把產品分成Grails(“稀有尖貨”)、Hype(“熱議爆款”)、Sartorial(“西裝革履”)和Core(“基本單品”)四大類。
但對產品進行基本的策劃編輯還不夠。Metzger表示,在2016年,為了讓公司“感覺不那么沒臉沒皮”,Grailed上線了特別企劃Dry Clean Only(“只可干洗”),通過重要時裝圈內人士的采訪、普及各大品牌與重要產品的普及課程Master Class和街拍內容,更好地進行用戶教育。
“我們做內容,主要因為兩點,” Gupta說,“首先,能講述并解釋品牌背后的歷史和工藝。第二,能展示我們自身的品牌,展示我們的品味。這也和我們對網站的編輯維護有關,告訴人們我們覺得什么才酷。我們想告訴他們,我們也愛時裝。”
引入編輯社論內容是推動銷售的聰明路子。“ Grailed在這方面做得很出色,” Carvalho說,“舊的在線零售模式是假設你打開網站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他們現在做的,就是圍繞這些產品,把故事也給你打包好了一起講。”
此外,內容本身也是激發Grailed用戶交流的關鍵工具。創立之初,Grailed就做的就不僅是一個交易平臺,而是一整個社群。Metzger表示,“我們想的是,如果我們能向用戶們證明,網站創建者也和他們是同一群人,這樣能更加激發他們的熱情。就是說,這是個同好者為同好者創造的平臺。”
除了內容,Grailed還通過征稿等方式培育社群,強調賣家的個性,甚至直接從用戶中招聘員工。“我們希望自己的整個思考流程,都會把他們納入進來,” Metzger解釋道,“我們要創造一個忠實的用戶群,用戶認為自己是整盤游戲的參與者,屬于遠超出這個網站的、更大文化的一部分。”
在這樣的指引下,網站的互動參與度大大提高。據數字市場咨詢機構SimilarWeb(其數據不算完整但總體方向準確),在2018年2月,Grailed的每月獨立訪問者數量剛剛超過210萬,同期相比,The RealReal為130萬、Vestiaire Collective為110萬。
此外,網站還在洛杉磯、多倫多等地舉辦線下社群活動,每年發起“Grailed 100”特選時裝銷售活動,Grailed團隊以此能直接接觸并吸收時裝愛好者的反饋。
Grailed還與業內人士結成合作伙伴,進一步發展社群,合作方包括Fear of God的Jerry Lorenzo、模特Luka Sabbat與設計師Robert Geller,用戶能從他們的偶像衣櫥里直接選夠二手衣物。“ Grailed之所以成功,因為他們擁有特殊的能力,能找到對的人合作,拿下最好的產品,用最棒的技術賦能網站,”Forty-Five Ten男裝總監Nick Wooster表示,他曾于2017年3月與Grailed合作。
讓A$AP Rocky、Virgil Abloh、Kendall Jenner等人造訪Grailed紐約辦公室選購二手衣,也給網站帶來了更多曝光率,增加其在街頭潮流界的可信度。
“打造一個社群,最終還是要建立信任,” Highsnobiety的Carvalho表示。這么所來,Grailed要做的工作還有不少。盡管目前擁有一支較為龐大的核查員隊伍,但也確實省略掉了貨品驗真的環節,充斥著假貨和招搖撞騙的賣家是Grailed最惹人詬病的兩點。“這兩點是我們落后與競爭對手的。我們不能保證網站上的所有東西都符合賣家描述,不過,我們正在展開反對售假的項目,” Metzger表示。
“還有一項挑戰,就是要擴展熱門款市場的范圍,” Gupta表示,“ Grailed是面向所有人的網站,但目前網站的設置決定了,那些叫不出品牌名字的用戶想找到想要的產品很難。如果能把網站的門檻降低一些,會增加賣家的銷售,對我們來說也有利。”要實現這一目標,Grailed計劃與時尚圈外的影響力人士合作,比如餐廳主廚、演員、運動員和藝術家群體。
但Grailed核心社群成員依舊是未來增長策略的核心。網站團隊計劃進一步拓展用戶簡介功能,人們能夠上傳自己試裝的照片、查看喜歡的產品、開放視頻端、更輕松地相互交流(Grailed目前每日觀測到28000名用戶討論交易帖)。
“未來,我們希望能把用戶簡介這塊做得更強,就像在Twitter和Instagram這些社交媒體那樣,” Gupta表示。目前,網站的用戶簡介僅有頭像和連接PayPal賬戶等認證圖標。
“關鍵是要把舊時代的同好者網絡論壇文化,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