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Prada官網將于12月20日發布由攝影師陳漫拍攝的一組大片《光影》,借此宣告品牌電商服務正式于中國上線。消費者將可通過Prada中文官網選購Prada精選系列,共涵蓋時裝、皮具、配飾、眼鏡等產品。
據Prada集團日前發布在截至7月31日的上半年內業績報告顯示,包括大中華地區在內的亞太地區市場錄得增長0.4%至5.53億歐元,該地區市場占總集團總銷售額的32%。值得關注的是,大中華地區業績復蘇,銷售額按固定匯率計錄得增長5.2%至3.019億歐元。期內,Prada集團銷售額同比減少5.5%至14.68億歐元,凈利潤為1.16億歐元。同比2016年上半年同期,該集團的收入和利潤跌幅繼續收窄,受益于電商渠道的增長與集團全渠道戰略初見成效,其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72.2%提升至74.1%。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來,Gucci常被引用為成功翻身的例子,該品牌在2014年底遭遇了4年來最差表現,但到2015年四季度扭虧為盈,再到2016年三季度錄得兩位數收入增長,今年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43.4%。有分析人士指出,其逆襲的關鍵在于大膽地轉向年輕化和數字化(電商、社交媒體),該品牌2016年一半的銷售來自于千禧一代,對數字化的投入占其投資的35%。
據悉,Prada集團于2016年全面啟動了數字化轉型之路,Prada戰略營銷總監曾表示,集團希望通過數字化、開發更低價的產品等來更好地與年輕一代建立聯系,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區域的電商平臺會在今年年底正式推出。預計到今年年底電商渠道將占到總銷售的5%,以后有望占到更大的比例。目前在中國的首要任務是成立自己的電商平臺、渠道,然后再考慮第三方零售電商平臺。
此外,據波士頓咨詢機構最新調查顯示,電商業務在全球奢侈品市場中的比重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2%,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證券經紀公司Sanford C.Bernstein則預期奢侈品電商未來將以兩倍于整體奢侈品行業的速度成長,線上奢侈品交易額到2019年將達到270億歐元。
另據《中國奢侈品電子商務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平均年齡為25歲,有75.6%的人通過品牌官網、app和社交媒體等數字化渠道來獲取時尚咨詢和品牌信息。意識到這點的奢侈品牌于今年開始加速數字化進程,截至5月份,40%的時裝品牌和38%的奢侈腕表珠寶品牌在中國開設電商平臺,同時有6%的時裝品牌和14%的奢侈腕表品牌在微信開設了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