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品牌母公司1月5日的財報業績披露來看,三季度幾乎停滯的增長,意味著200店同樣是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的一個轉折點。
日本服裝、雜貨品牌MUJI無印良品中國市場三季度可比銷售僅錄得0.8%的增幅,接近停滯,而此前兩個季度可比增幅分別為4.7%和5.4%。截止2016年11月30日的前個三季度,MUJI無印良品中國銷售錄得386.5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015億元(按人民幣兌日元匯率為17.56),可比增幅3.6%、固定匯率增幅29.4%、實際增幅10.5%。
由于此前深受中國對品質生活有所追求的中產階級追捧,MUJI無印良品自2012年在大陸市場以每年30-50間的店鋪高速擴張,2013年底達100間,2016年12月12日,伴隨品牌的杭州濱江寶龍城店開業,品牌在中國門店數達到200間,這也是MUJI無印良品母公司Ryohin Keikaku Co. Ltd. (7453.T)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為品牌預設的2017財年目標。
早于Zara一年于2005年即入華發展的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由于較高的售價,其在中國市場起步階段發展緩慢,不過,伴隨中國經濟過去10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2012年開始,其日本同行Uniqlo優衣庫引領的激進擴張策略,該品牌迅速在中國市場迅速崛起,而在2011年和2010年,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的新增店鋪還僅僅分別為12間和8間。
MUJI無印良品的中國擴張策略由Naoyuki Yamamoto 山本直幸具體執行,他早在1991年即加入Ryohin Keikaku Co. Ltd.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并于2011年被任命為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曾在MUJI無印良品擔任采購總經理的山本直幸在接受大陸媒體采訪時除了鼓吹品牌的生活方式外,亦一直重視MUJI無印良品相關的采購和物流能力,并稱大陸門店平均回本時間為15.9個月。
據網站數據,MUJI無印良品母公司Ryohin Keikaku Co. Ltd.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截止2016年2月29日的2016財年中國可比銷售暴漲20.4%,即使在中國高速擴張,這一數據亦高于2015財年的14.5%和2014財年的14.3%。強勁的同店增長加之新店擴張,2016財年該公司中國收入按人民幣結算大漲45.7%,唯略遜于2015財年的50.1%,若按實際日元結算2016財年增幅63.0%甚至高于2015財年的62.2%。
MUJI無印良品和國際快時尚行業在中國的高速擴張得益于2012年的轉折點。2012年,中國奢侈品市場整體向下走,并迎來衰退,從而讓快時尚品牌得以成為零售地產新寵,因為Zara、Uniqlo優衣庫、H&M的大店模式可以吸引客流量,取代從前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等奢侈品對于商場的作用。
不過,2016年,中國服裝行業迎來新的轉折點,包括Uniqlo優衣庫、H&M等快時尚品牌在中國都迎來高速放緩至個位數增長,其中Uniqlo優衣庫大中華區利潤在截至8月底的2016財年甚至錄得跌幅,及至年底,美國快時尚集團Gap Inc.(NYSE:GPS) 蓋璞集團在中國市場甚至出現了關店潮。
大眾服裝行業的衰退主要由于過去兩年中國經濟放緩、房價高漲、股市暴跌,導致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占資產比的下滑。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11月份,中國服裝市場銷售增幅僅為5.1%,為過去8個月來最差,僅僅好于3月份的4.4%,1-11月份整體增幅6.9%,為表現最差的消費類別之一,僅好過黃金珠寶類別。
對于MUJI無印良品中國三季度表現,奢侈品及服飾零售研究咨詢投資機構No Agency 創始人唐小唐表示,2016年,中國整體服飾市場疲軟,包括電商渠道都在加速放緩,不過無印良品的放緩速度比預期要快。他指,主要原因是無印良品對標的中產階級客戶范圍更小,“盡管中國有1億中產,但是其范圍廣泛,具體到無印良品可能只有10%,而這部分消費者消費行為受到經濟、股市的影響更大。”
盡管劉士余治下的中國A股上證指數有8%的增幅,但是受2016年初A股熔斷機制,全年上證指數仍暴跌12.31%。除此之外,人民幣的大幅貶值亦刺激中國資本外流。
除中國大陸市場三季度表現疲軟外,MUJI無印良品香港市場三季度更是錄得罕見下跌,可比跌幅2.9%,唯銷售有5.9%的增幅。期內,臺灣和韓國市場可比銷售分別錄得0.7%和10.2%的增幅。受大陸市場疲軟影響,截止11月底三季度,MUJI無印良品東南亞市場可比銷售僅錄得0.8%,按固定匯率計算銷售錄得17.8%的增幅,主要受期內33間凈增店鋪刺激,其中中國大陸市場三季度凈增23間店鋪。
唐小唐稱,200間店鋪對于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來說將是一個瓶頸,是否能突破將視乎更多不確定因素,若該品牌繼續采取降價策略,市場容量可達到400-500間。不過,他表示,目前匯率波動對MUJI無印良品的降價策略非常不利,雙向壓迫品牌的利潤,而從該公司的擴張策略來看,更希望開店即盈利,而不是通過一邊開店一邊關店的策略來發展。唐小唐預期,MUJI無印良品2018財年中國的擴張可能會放緩,從本財年的40間降至30間左右。
由于人民幣貶值及大量新店開業,三季度以中國為主的東南亞市場營業利潤暴跌38.9%至23.18億日元,上年同期為37.96億日元,營業利潤率更是暴跌770個基點至11.6%;而同期集團整體營業利潤微增0.8%至98.93億日元,主要由日本本土市場營業利潤32.0%的大幅增長刺激。
截止2016年11月底的三季度,Ryohin Keikaku Co. Ltd.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整體銷售錄得7.4%的增幅至851.46億日元,其中日本本土市場銷售587.41億日元,同比有10.9%的增幅,占比68.9%;以中國為主的東南亞市場期內銷售199.98億日元,同比僅微增1.4%;歐美市場收入則下跌5.8%至41.72億日元;西南亞和太平洋市場銷售同比增8.8%至23.97億日元。
2016年3-11月前三季度,Ryohin Keikaku Co. Ltd.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整體銷售錄得2465.00億日元,同比較上年2264.75億日元有8.8%的增幅,該公司預期截至2月底的2017財年收入增幅為9.5%,期內營業利潤296.51億日元,同比有14.5%的增幅,而營業利潤率則有60個基點的增幅至12.0%。
從三季度的業績來看,Ryohin Keikaku Co. Ltd.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的業務正在出現國內外倒掛,而這主要由其本土市場持續降價策略刺激。上年11月初,集團再次表示會對今年初推出的春夏服裝、食品等300間商品繼續采取降價行動。Ryohin Keikaku Co. Ltd.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表示,由于全球經濟不穩,消費者節約意識愈加強烈,因此,公司通過對常規產品降價,提高集客能力。
至于中國市場是否降價,Ryohin Keikaku Co. Ltd.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并未有明確表示,不過,唐小唐預期,中國市場亦會繼續執行降價策略,“目前中國市場仍然是價格戰主導的市場”,他稱,為擴大客戶規模和市場,MUJI無印良品“唯一行之有效”的策略就是繼續降價。(第一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