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主辦的2025年中國消費品市場發展大會暨第三十三屆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對2024年我國消費品市場的運行情況和2025年消費品市場發展趨勢進行深刻解讀,并發布了2024年度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
2024年是“消費促進年”,各地區、各相關部門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推動消費轉向持續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83345億元,同比增長3.5%。步入2025年,正值“十四五”規劃收官的關鍵節點,盡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加劇的風險,但在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消費環境持續改善、消費場景不斷創新、存量增量促消費政策協同作用下,我國消費品市場將持續優化結構、穩中有進,增速預計在5%左右。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劉勇表示,2024年,國內品牌借助 AI東風,大力提升研發與供應鏈水平,同時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實現從 “中國制造” 到 “中國創造” 的跨越,消費者對國產品牌從追求性價比轉向價值認同,“中國品牌” 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她強調,新質生產力是消費品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零售企業和品牌企業應以此為契機,創新產品服務、優化消費場景、提升流通效率、培育消費市場,構建綠色、智能、健康、可持續的市場生態。
中國服裝協會專職副會長楊曉東表示,目前,在實體市場,國內服裝品牌占有率已達85%以上,以國風服飾為代表的東方美學時尚愈發受認可,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全面展開,關鍵業務環節數字化企業比例達56.8%。我國服裝消費結構持續優化,消費品質穩步提升,首發經濟、谷子經濟、銀發經濟帶來新機遇,14億人口的大市場是行業發展的壓艙石。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主任助理王歡表示,未來,我國消費品市場發展將呈現五大趨勢,一是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消費市場;二是商文旅體健融合發展;三是國產品牌與本地消費機遇增加;四是零售渠道差異化、多元化競爭加劇;五是銀發經濟潛力巨大。
本次大會發布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服裝消費市場,品質消費與理性消費呈現并存態勢。2024年,我國居民人均衣著支出達到1521元,同比增長2.8%,自2020年以來首次實現連續正增長,且服裝類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6%,漲幅高于居民消費價格整體漲幅1.4個百分點,表明我國服裝消費市場進入理性消費與品質消費并存的發展階段。未來,服裝品牌應從功能、設計、制作流程等方面提供超越期望的體驗;通過舉辦品牌發布會、主題活動等,增強消費者與品牌的互動和參與度;從理想、愿景、調性與風格角度,豐富品牌內涵等策略,實現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轉變。
床上用品市場消費恢復態勢明顯,頭部品牌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各種被和床上用品套件市場銷售均價漲幅超10%,2024年價格呈現窄幅回落,降幅分別為0.5%和2.9%。其中,以羅萊、夢潔為代表的頭部品牌在高端個性化服務和智能家居床品領域加大投入,持續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推新,市場集中程度進一步提升,2024年,前十品牌市場綜合占有率的和值分別為46.2%和44.5%,相比上年分別提升了1.5和1.7個百分點。同時,行業標準的發布為市場規范化與品質升級提供指引。
會議還發布了2024年度中國市場商品銷售統計結果。以波司登、安莉芳、愛慕、羅萊、夢潔、雅戈爾、比音勒芬、三槍、銅牛、恒源祥等為代表的企業積極探索,在品質、創新、營銷和用戶體驗等方面表現出色,成為推動整個消費品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