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夏津紗線”以集群形式連續第5年參加上海國際紗線展,贏得行業廣泛關注。
紡織產業作為夏津的最大支柱產業,共有集群及配套企業246家,紡紗規模300萬紗錠。
近年夏津紗線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效應明顯,山東錦盛祥潤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出了引以為傲的“0棉結”精品,山東鴻泰鼎科技有限公司瞄準功能性紗線賽道,目前公司5萬噸萊賽爾生產線滿負荷運轉,訂單排到了明年三季度。
為加大出海力度及拓寬銷售渠道,夏津紡織從多方面發力以降低運營成本及優化產業結構。
三方共建,整合上下游資源
夏津現代紡織產業園采取“政府+專業機構+國有平臺”的三方共建模式。
去年3月,德州與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確定了園區共建、人才交流、產學研成果轉化的主體合作思路。隨后,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引入廣東紗纖億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夏津財金集團成立夏津紗纖億公司,圍繞棉花、木漿等原料采購,線上交易、融資等共性需求,定制開發基于夏津、輻射山東的紗線產業互聯網平臺。“
這是國家級平臺、國企平臺參與產業集群建設、改革創新的深度探索,并以此為平臺構建山東省的紡織產業大腦。
在夏津現代紡織產業園,山東錦盛祥潤紡織科技有限公司采購經理李正強通過平臺集采中心了解新疆長絨棉的實時報價。“通過平臺集中采購,每噸能節省成本800元!逼髽I年用棉量2萬噸,一年能省1600萬元,相當于萬噸棉節省成本800萬元。
這場“破圈”合作讓企業得到實實在在的收益。目前平臺已整合新疆50萬畝棉田資源,對接江浙地區200余家服裝廠,企業通過平臺接單,庫存周期可從45天縮短至35天。
抱團出海,集體降碳向綠
在中國國際紡織紗線展(上海國際紗線展)上,夏津展廳首次以“中韓合作”主題亮相。設計圖上,“相變纖維航天服”“零碳紗線”等概念產品格外醒目!巴ㄟ^與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開展技術合作,夏津紡織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打造‘高附加值+高科技’雙輪驅動新模式!
以韓國纖維開發研究院為例,該研究院由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引入,雙方聯合青島大學在夏津構建國際產學研用平臺。夏津“萬物皆可紡”的產業優勢,成為各項紡織科研成果轉化的沃土。
參照國際紡織品出口標準,夏津在進行產業轉型時,將“向綠”列為重要發展方向。目前,夏津72%的規上紡織企業安裝了分布式光伏,噸紗用電成本可降低20%左右。
目前,夏津正聯合韓國纖維開發研究院制定萊賽爾國際認證標準,“這個標準就像出口世界各國的‘通行證’,有了這張‘通行證’,夏津紡織產品市場競爭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以前單打獨斗,現在抱團出海!痹谙慕蚩h工信局組織的“鏈動紡織日韓行”座談會上,鑫瑞娜家紡董事長賀杰感慨。她的企業以“可水洗棉花被”聞名,去年通過政府牽線,與日本知名銷售廠商達成合作。“日方對棉被的抗菌性要求極高,我們聯合東華大學研發的4A級抗菌棉,抑菌率超90%,一舉拿下百萬訂單!
賀杰的辦公桌上擺著一款最新樣品——融入石墨烯的智能控溫被,她對今年的海外市場拓展信心十足,“夏津紡織產品質量過硬、銷售渠道通暢,這是我們‘出!淖畲蟮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