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年以后,相信不少紡織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市場的寒氣:常規的坯布不好賣了,織廠生產出來只求保本;客戶越來越難找了,大單變少,小單的利潤也沒過去豐厚了……
人們談論中充斥著消極的情緒,成為了整個市場的縮影。這個市場似乎變得越來越卷;但從全球的角度,這或許是一場經濟危機正在加速到來。
從“特朗普交易”到“特朗普衰退”
自特朗普勝選后,市場一度走出“特朗普行情”,認為美股市場將受益于企業減稅和監管放松等政策落地,利好信息技術、金融等行業。然而,從目前特朗普政府的表態來看,美股表現并非是他們的重點關注對象。在關稅政策的反復搖擺、美國政府部門降本以及經濟數據走弱的背景下,衰退交易超越“特朗普交易”成為市場更為順暢的選擇,科技和金融行業走出“倒V”的行情。
周一(3月10日)美股市場再次下跌,市場恐慌加劇。周末美國進入夏令時(DST),然而這并沒有改變近期美股下跌的趨勢,美股標普500指數跌2.7%,納斯達克100指數更是跌3.8%。
這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市場對美國金融市場的不安,而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國家,它的金融一旦動蕩,給世界帶來的可能會是山呼海嘯,而特朗普就任后的種種“騷操作”,似乎在給這輛正在下坡的汽車狠狠地踩下一腳油門。
紡織產業遭遇考驗
實際上,中國紡織人大多沒有經歷過完整的經濟危機。上一輪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是07年的次貸危機,當時我國的出口確實短期內受到了影響,但是國家通過以“家電下鄉”為代表的手段大力挖掘內需,08年更是開啟了四萬億的大放水,伴隨著國家城鎮化的浪潮,經濟重新回到了高速發展軌道中。
目前,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式,國家也拿出了刺激消費的手段,無論是表態進行適度寬松的財政政策,還是大力進行各類補貼,真金白銀給到消費者,力度實際并不小。
但時移勢易,和2007年相比,我國內部消費規模擴大了數倍,但現在的產能規模和當時也不能同日而語,想挖掘出能滿足與之相對應產能的內需潛力也更難了,城鎮化紅利也伴隨著房地產遇冷而難以再像過去那樣大規模釋放出來。
因此對紡織企業而言,目前所面臨的困難確實會是前所未有的,紡織人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
國際秩序破后而立
3月7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王毅表示,中國外交將堅定不移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我們將以中國的確定性穩住不確定的世界。
王毅外長的講話其實也可以運用到紡織行業。
現階段,外部經濟局勢動蕩不安,關稅、地區沖突、通脹、貿易保護等問題很大程度都會困擾市場的正常運行,過去的世界貿易秩序正在發生改變。
但與此同時,在全球范圍內,以紡織行業為代表的中國制造業,是全球經濟最大的壓艙石,通過“一帶一路”,中國同各國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機遇,幫助新興市場發展本國經濟,積極創造需求增量。
雖然國際環境的動蕩會在短期內給市場造成沖擊,但世界經濟發展到現在,也早已到了不破不立的階段。沖擊的背后是新秩序的建立,中國作為新興秩序的主導國家,其背后蘊含著無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