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作為全球零售巨頭,長期以來奉行低價采購策略,憑借其強大的市場地位向供應商施壓,以獲取最低采購價格,進而在消費者端保持價格競爭力。
然而,近期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導致沃爾瑪的進口成本大幅攀升。為緩解這一成本壓力,沃爾瑪試圖將新增關稅成本轉嫁給中國供應商,要求部分供應商在每輪關稅調整中降價幅度高達10%。
對美國消費者而言,沃爾瑪的這一舉動背后是美國國內嚴重的通脹問題。當前,日益緊張的地緣政治形勢正在重塑全球供應鏈,給美國消費者帶來了巨大壓力,他們本就已承受著生活成本上升的困境。
盡管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對關稅影響輕描淡寫,聲稱中國制造商將承擔額外成本,但包括塔吉特公司和百思買公司在內的其他零售商已明確警告消費者,貿易戰可能導致商品價格上漲。
事實上,沃爾瑪首席執行官道格·麥克米倫此前也曾警告,一些消費者在月末可能會因資金不足而只能購買更小包裝的商品。
沃爾瑪發言人表示,公司將繼續與供應商合作,盡可能保持低價以惠及顧客,并鼓勵各方共同努力,尋找能夠保護消費者免受價格上漲影響并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解決方案。
中國供應商:夾縫中的艱難處境
中國供應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眾多供應商透露,他們的利潤空間本就十分微薄,特別是大宗商品制造商,利潤率通常僅在5%左右。若再按沃爾瑪要求降價10%,無疑將陷入虧損運營的困境。而且,部分供應商的上游供應商拒絕超過3%的降價要求,這進一步限制了其降價的可能性。
紡織外貿行業:重災區的嚴峻現狀
紡織外貿行業成為受此影響的重災區之一。近年來,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以及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已將紡織企業的利潤空間極度壓縮。若再進行降價,企業可能無法維持正常運營,甚至可能被迫降低產品質量。
供應商:探索中的應對策略
面對沃爾瑪的降價要求,部分供應商開始思索調整生產策略。例如,一些企業計劃從越南等其他國家采購部分零部件以降低成本。然而,這種調整可能會引發新的問題,諸如供應鏈中斷和產品質量下降等。
此次沃爾瑪要求中國供應商大幅降價的事件,充分反映出貿易摩擦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的巨大沖擊。中國供應商在利潤微薄的現狀下,實在難以承受進一步的降價壓力。這一事件也突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給企業和行業帶來的深遠影響。在全球供應鏈深度交織的當下,任何單方面的成本轉嫁行為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影響到整個產業鏈的穩定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