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這個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新一年,一場備受矚目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如期召開。此次,參與其中的,皆是行業內的頂尖人物,他們的每一次發聲、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著行業的走向。
民營經濟座談會釋放積極信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民營經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確表示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這不僅是對民營企業的極大肯定,更是為其注入了強大的信心。
相關部門在會上明確表示,將繼續完善民營經濟支持政策,加快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工作,從制度層面消除政策不確定性,提振市場信心。同時,優化稅收政策、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并建立常態化的政企溝通機制,確保企業訴求得到及時響應。這些舉措無疑為民營企業長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浙江紡織民營經濟的春天在哪里
對于紡織行業的民營企業而言,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給民營經濟發展帶來很多新的機遇、提供更大發展空間。
在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浙江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率先捕捉到發展機遇并積極布局。浙江的民營經濟在數字化轉型和全球化布局方面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潛力,成為全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標桿。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排的企業家陣容中,浙江獨占四位,分別是阿里巴巴的馬云、正泰集團的南存輝、宇樹科技的王興興和 DeepSeek 的創始人梁文鋒。這些企業家不僅在各自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也為浙江數字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數字化轉型是民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工信部啟動“織云計劃”,計劃在3年內建設20個紡織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并對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給予40%財政補貼,設備折舊年限縮短至3年。這些措施將推動數碼印花普及率從18%提升至50%,助力紡織企業實現智能化生產和高效運營。
全球化布局也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商務部建立“雙循環服務專班”,針對紡織出口企業推出“海外倉+信保”組合方案。RCEP原產地規則適用性培訓覆蓋85%以上企業,東南亞產能合作園區提供“設備零關稅+用工本土化”打包解決方案。這將為紡織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優化全球資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持。
在這樣的背景下,浙江的民營經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紡織民營經濟帶來了新的春天。浙江的企業家們在座談會上積極建言獻策,展現了浙江民營經濟的活力與擔當。隨著政策的落地和市場的拓展,浙江的民營經濟將在數字經濟和全球化浪潮中繼續乘風破浪,書寫新的輝煌篇章。
浙江寶紡印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虞少波表示,總書記召開民營經濟座談會,肯定民營經濟貢獻,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寶紡印染將深入貫徹會議精神,厚植家國情懷,專注主業,弘揚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和主人翁精神,堅持數字賦能、品質提升和黨建引領,匯聚產業工人力量,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萬事利集團董事長屠紅燕展現了新生代浙商的風采,體現了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主旋律。萬事利正通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將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與傳統絲綢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古老絲綢產業向文化、時尚、藝術與科技融合的新興產業轉型。
這些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民營企業,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他們的成功經驗,也在紡織行業樹立了榜樣,也激勵著更多的紡織民營企業投身于創新發展的浪潮中。
展望未來:信心與行動并重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紡織民營企業需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同時,也要將信心轉化為實際行動,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這要求企業不僅要關注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還要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通過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和產品,提升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此外,紡織民營企業還應積極參與行業協會和商會等組織,加強與其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共享資源、互通有無,共同應對市場競爭和挑戰。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支持,爭取更多的發展資源和機會。
總之,在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推動下,紡織民營企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