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20日在濟南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山東外經外貿持續提升,進出口額達3.3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出口額首次突破2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118.1億美元。
2024年,山東推出“新三樣”發展、中間品貿易、供應鏈頭部企業等系列支持政策,組織9800余家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港澳山東周、首屆新加坡山東周成果豐碩,累計簽約外資項目217個、總投資258億美元。
為提升營商環境,2024年山東聚力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出臺“營商環境創新提升59條”,扎實推進21項“一件事”落地實施。創新應用“魯通碼”,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90%以上,便民熱線等19項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上線“魯惠通”政策兌現平臺,“12345”熱線、“接訴即辦”平臺服務質效持續提升。
根據報告要求,2025年山東將在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上下功夫、求實效。山東要聚力建好制度型開放示范區,推進上合示范區綜合改革,高水平籌辦上合地方經貿合作大會、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等活動,深化與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地方經貿交流;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爭取中國首個海洋經濟政策集成改革落地;支持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高起點規劃建設中新濟南未來產業城;加快建設中日韓創新合作中心;支持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
今年,山東還將推進“萬企出海魯貿全球”,積極開拓南美、中亞、東歐、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組織企業參加境外展洽活動370場以上、國際精準采購活動50場以上;培育跨境電商“組貨人”,擴大市場采購貿易出口;完善國際營銷服務體系,加快發展中間品貿易,建立機械設備、汽車配件等優勢行業外貿優品庫;打造區域大宗商品混配中心,支持各類供應鏈頭部企業做大貿易規模;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改革,加快發展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培育智能機械、綠色船舶、風電裝備等出口增長點;推動臨沂商城國際化實現新突破;健全貿易摩擦應對機制、海外投資綜合服務體系,發揮境外經貿合作區作用,推動貿易投資協同發展。
報告指出,山東將抓住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清零”和電信、醫療、教育、文化等服務業開放機遇,用好利潤再投資、跨國股權并購等引資方式,用心解決外資企業遇到的實際問題,全力維護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環境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