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為我國航空航天、低空無人機、軌道交通等領域提供國產碳纖維材料后,威海光威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威復材”)又著力開拓大型船舶這一重要應用領域,為保障我國船舶工業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貢獻力量。
光威復材近日宣布,全資子公司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拓展纖維(以下簡稱“拓展纖維”)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船舶”)第七二五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同時,拓展纖維獲得中國船舶金牌供應商稱號。
中國船舶是我國船舶工業發展的“國家隊”,打造了國產大型郵輪、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超大型集裝箱船等,培育了集研發、制造、配套于一體的世界級海洋裝備先進產業集群。
實際上,光威復材此前已與中國船舶展開合作。
2022年9月,中國船舶旗下大船集團為招商輪船建造的30萬噸原油船“新伊敦”輪正式交付。“新伊敦”輪安裝了兩對新一代大型硬質翼型風帆。光威復材等單位參與了該風帆的研制。
隨后,光威復材與大船集團正式簽署了“船海裝備復合材料研制與應用”戰略合作協議。依托各自優勢,雙方推進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在船海產品領域的應用,拓寬船舶產品的選材范圍,提升船舶性能,開創船海裝備復合材料推廣和應用新時代。
光威復材相關負責人表示,碳纖維復合材料具有輕質、高強、耐腐蝕、耐低溫等特性。在船舶風帆上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可以大大減輕船舶風帆的重量,延長其使用壽命,而且能防火、耐腐蝕、抗化學藥品。而且,相比先加工出數量較多的單個構件,再進行大量組裝,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可以將不同形狀的構件組合在一起,預制成外形復雜、數量較少的組合構件,從而提高組裝效率。
以“新伊敦”輪的大型硬質翼型風帆為例,其帆葉結構采用了碳纖維復合材料,風帆升起高度接近40米,單翼總表面積超過1200平方米,較上一代風帆減重27%,每年平均節約燃油消耗量超過9.8%,減少約2900噸碳排放。
“當然,相比航空航天、體育休閑用品、風電葉片和壓力容器等相對成熟的應用領域,船舶仍屬于新興應用領域。”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近幾年,公司與一些專業院所展開合作,配合相關應用方,努力滿足各應用場景的設計要求,提高材料性能的穩定性和整體性價比,努力推動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在船舶領域應用的快速發展。
本次簽約后,光威復材將與中國船舶持續、深入推進碳纖維在國產船舶領域的應用,擴大應用規模,進一步促進雙方在技術研發、資源共享、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動我國船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光威復材將持續發揮技術積累優勢,以全系列碳纖維產品和全產業鏈布局,為國產大型船舶等下游應用領域輕量化提供材料支撐,保障相關領域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