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澳盛復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澳盛科技)完成上市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該公司于今年9月才完成股改,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由此開啟IPO之路。
澳盛科技于2002年創立,位于蘇州市吳江區中鱸科技園,是一家專注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品設計、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全球少有的碳纖維年消耗量超萬噸的企業。
澳盛科技早期從事紡織化纖生產和銷售。2008年,許文前把企業業務向當時還比較冷門、技術難度較大的碳纖維復合材料轉型。碳纖維復合材料被稱為21世紀的“新材料之王”,具有輕質高強度特點,可以替代傳統金屬材料,顯著減輕結構重量。
最初,澳盛科技主要做碳纖維織布,之后逐步發展到碳纖維編織、預浸、拉擠、纏繞、模壓及其他異形件加工等。
從2017年開始,澳盛科技抓住了新能源風電發展的風口,開發了風電葉片中使用的碳纖維拉擠大梁,由此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連續三年,澳盛科技的銷售額呈現出翻倍式增長的勢頭。澳盛科技的碳纖維用料首次超過1萬噸,也是國內首個碳纖維用量超萬噸的企業。
據天眼查信息,澳盛科技自2023年9月以來先后獲得PreA輪、A輪和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華開發金控、招銀國際投資、國壽投資(旗下國壽科創基金、國壽雙碳基金一期)、平望投資、德同資本等。
今年碳纖維還有一些領域在成為亮點。比如,光大同創表示公司碳纖維相關產品已成熟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外殼,并逐步在折疊屏手機領域實現量產交付。中航高科表示已實現碳纖維復合材料、蜂窩產品在動車高鐵領域的選材應用。中復神鷹碳纖維產品已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應用。光威復材商業航天業務主要涉及火箭發射環節及衛星制造環節。今年6月,全球首列用于商業化運營的碳纖維地鐵列車“CETROVO 1.0 碳星快軌”發布......
不過,在當下碳纖維項目層出不窮、需求不及預期等因素的背景下,以中復神鷹為首的代表性企業凈利潤還處于低谷,不知澳盛能否像當年遇到風電產業一樣,抓住新的增量點,保持業績穩健,順利闖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