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質生產力”、“可持續發展”、“綠色經濟”和“ESG”等理念已經從時代的“可選項”轉變為“必選項”,甚至成為國家和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核心競爭力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重視紡織生產制造過程中的環境影響,追求可持續、環保的時尚選擇。變革正在發生:一些低碳創新材料的誕生,如生物基滌綸、氨綸、錦綸、皮革、蛛絲蛋白纖維等生物基材料,正逐步取代對環境不友好的石油基高分子材料,成為各大時尚品牌的寵兒。
風口已至:低碳經濟驅動生物基材料市場萬億藍海
生物基材料是指由生物質資源(如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等可再生生物質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和化學產品,與石油基材料相比,生物基材料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對石油的依賴,同時它的生產過程更加綠色,符合人們對環保的追求。因其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等特點,生物基材料成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手段,已經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
中國《“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將“生物能源穩步發展,生物基材料替代傳統化學原料、生物工藝替代傳統化學工藝等進展明顯”,納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發展目標。
歐盟《工業生物技術2025遠景規劃》:2025 年生物基原料替代 6%-12%化工原料、30%-60%精細化學品由生物基制造;
美國《生物質技術路線圖》:2030 年生物基化學品將替代 25%有機化學品和 20%的石油燃料。
此外,因生物基材料還具有一定功能性和技術門檻等特點,生物基紡織材料及相關產品正逐漸變成一件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利器,企業的一條“技術護城河”。根據Zion Market Research的一份報告,2023 年全球生物基材料市場價值約 413.7 億美元,預計到 2032 年底將產生約 3208.8 億美元的收入。生物基材料行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未來增長空間廣闊。
站上C位:生物基材料成為品牌和資本眼中的新晉"網紅"
“可持續時尚”蔚然成風,讓生物基材料成了各大時尚品牌爭相追逐的高地。國際大牌在“可持續時尚”領域百花齊放,國產品牌亦在這條道路上不遑多讓,越來越多國內的時尚企業展開了與生物基材料領域企業的合作。如今,站在雙碳的戰略高度上,生物基逐漸站上了明星風口,成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的不二之選。
Lululemon投資可持續材料生產商Genomatica,合作推出首款由植物基尼龍制成的T恤;
Nike推出全新系列Nike Forward,由70%的回收成分組成,還減少75%的碳排放;
ZARA推出由Circulose材料制成的膠囊系列,由100%紡織廢料制成,可生物降解;
Pangaia推出植物基運動服系列,Activewear 3.0產品使用99.99%的植物基EVO®尼龍和30%的植物基 creora® 氨綸纖維制成;
The North Face推出采用結構蛋白材料釀造的Protein™️纖維制成的夾克;
Arc‘teryx推出首款自研系列山路徒步鞋,它具有由50%生物基含量的PU化合物制成的襪子襯里和含25%生物基含量的開孔泡沫頂層;
Saucony推出一款環保跑鞋TRIUMPH RFG,其采用天然植物染棉鞋面,中底由 55% 玉米基原料制成,大底采用 80% 天然橡膠 。
在資本市場,生物基材料初創企業,仍表現出巨大的潛力,受眾多資本的青睞。
可持續性正在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因素之一,許多國際品牌用產品說話,紛紛推出了植物基產品,如:Lululemon,Gucci,Salvatore Ferragamo等。相較于普通的紡織品,生物基材料所制作的時裝及包袋大多數都具有環境友好、原料可再生的特性。在擁有這些優點的基礎上,生物基材料也同樣達到了材料選擇廣泛、穿著膚感舒適的要求。因此,隨著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以及生物基材料性能的優越性,時尚界里的不少品牌與設計師都將目光著眼于此,開始嘗試使用生物基材料生產時裝、包袋、裝飾品。
綠色革命:生物基材料或將成為Z世代可持續時尚界新寵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提高,市場對生物基材料的需求預計將持續增長。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業的研發投入將進一步推動生物基材料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在包裝、汽車和紡織行業,生物基材料有望替代更多傳統材料,實現綠色轉型。
對于龐大的時尚產業而言,除了我們熟知的品牌、服裝、零售商之外,還有制造和銷售面料的企業、制作服裝的工廠,以及模特、造型師、發型師、化妝師、攝影師等與時尚有所關聯的職業。因此,可持續時尚絕不單單指的是使用環保材料制作衣物。
物質和能源永遠是相互轉化的,上個世紀材料大變革的主角是以石油和化石燃料為原料的合成聚合物,以塑料為首——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來看,這個時代需要翻篇了。在新能源的轉型之后,新材料的轉型也會隨即成為生產制造業的主要革命。這不僅僅會影響時尚產業,更會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的各個方面。
探索時尚的“可持續”性,有必要追溯到源頭解決問題。在前沿生物科技和材料創新的引領下,發掘自然資源、開發原材料,正在為可持續時尚產業“可循環”、“可降解”、“零污染”的未來提供新的可能。作為“來源于自然界的環保材料”,生物基材料回溯自然循環法則,可以減少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碳足跡。同時,它所具備的生物性能、生物智能也為新材料的變遷提供著強有力的源力支持。
時尚品牌和紡織原料生產商在生物基材料領域展開了多年的探索,但其仍然是一個新興產業,很多人對這個行業缺乏一定的認知。對生物基材料的固有偏見或許是認為其很脆弱,穩定性不如傳統紡織品,但生物基材料的穩定性通過不斷的技術迭代已經有所進步,可以和傳統紡織品一樣進行縫紉制作;還有一部分人僅僅將生物基材料理解為“來源于自然界的環保材料”,用以減少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碳足跡,然而這還遠沒有觸及到生物基材料的真正潛力。
未來的生物基材料或許不僅僅是“綠色”的,它能夠具備多樣優秀的生物性能與生物智能,與其它生命互動、相長,乃至于響應周圍的環境。在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學等技術逐步發展成熟的推動下,生物材料有望取代以化石燃料為源頭的傳統材料,并且讓材料具有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生命性和智慧性,迸發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