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鄭棉在萬四關口苦苦支撐了一周后開始下破,從此萬四將從支撐位變成壓力位了,棉市低迷可見一斑。
下游某紡織企業表示,現在企業訂單很少,生產處于虧損狀態,即便期貨價格已經跌破14000元/噸,但是現貨加上基差和運費,內地企業用棉成本仍舊在15500元/噸左右,而現在棉紗期價不到19500多元/噸,棉花和棉紗價差已經縮小到5000元/噸以內,即便新疆紡紗企業也處于虧損狀態。對內地紡織企業而言,紡紗虧損幅度更大。
另一家紡織企業認為,今年鄭棉價格呈現連續震蕩下跌的狀態,讓企業感覺深不見底,這對下游訂單影響非常大,由于棉價遲遲不見底,下游客戶都在謹慎下訂單,導致一段時間以來紡織企業訂單顯著下降,成品庫存不斷累加,企業經營壓力很大。目前大型紡織企業還能勉強支撐,但中小型企業只能采取減停產措施應對。有企業表示,這種陰跌的棉價就像鈍刀子割肉,讓其備受煎熬。另外,當前內外棉價差已經在2000元/噸左右,外紗價格優勢顯著,對內地棉紗沖擊也很大。在內困外憂雙重夾擊下,現在企業只能對“金九銀十”寄予厚望。
進入8月份,部分紗線品種訂單較淡季有所好轉,但好轉程度不及預期。距離新棉上市不到兩個月時間,目前棉花長勢良好,由于棉花商業庫存仍有較大數量,預計今年開秤價格低于去年,新棉上市時棉價或將繼續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