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織市場洞察
問題一:近期棉花價格趨勢如何,這對紡織企業有何影響?
答:近期棉花價格呈現偏弱趨勢,國際市場上,ICE美棉價格跌破70美分后繼續下行。國內市場上,鄭棉主力合約也顯示出無力反彈的跡象,新棉即將上市,市場對新棉產量的預期較高,這進一步壓制了棉價的上漲空間。下游需求雖有所好轉,但整體回暖力度有限,導致棉價上漲動力不足。對紡織企業而言,棉花價格的疲軟意味著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短期內有利于提升利潤空間。然而,價格的不確定性也給企業采購策略帶來挑戰,企業需要更加靈活地調整采購計劃,以應對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同時,下游需求的不振也意味著紡織企業可能面臨訂單減少的風險,需要通過產品結構調整、開拓新市場來應對市場需求變化。
問題二:紡織行業已經進入“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今年的市場表現有何不同?
答:“金九銀十”一直是紡織行業的重要時期,但今年的市場表現似乎并不如預期。盡管部分高支、低支紗線行情有所好轉,但下游需求的增加并不明顯,市場行情維持低迷狀態。此外,雖然紗價企穩,但紡企走貨放緩,庫存增加,顯示出市場的實際需求并未大幅改善。今年紡織企業普遍對“金九銀十”傳統旺季的期待下降,更多地采取按需調整開機率的策略,以保持運營的靈活性和穩定性。
問題三:紗布產銷好轉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答:近期部分企業紗布產銷好轉主要得益于出口市場的回暖,棉紗的需求有所增加,出口型大廠開始增加對高支紗的采購,特別是采用澳棉等優質原料的棉紗。內需市場開始逐步恢復,國內市場中低支棉紗需求觸底回暖,鄭棉價格的短期反彈也為紗布市場的好轉提供了支撐。
問題四:當前棉紗市場的供需有何變化,企業應如何應對?
答:當前棉紗市場的供需顯示出一些積極的變化。湖北襄陽某10萬錠紡企表示,8月份以來純棉紗溯源訂單表現尚可,尤其采用澳棉、美棉、巴西棉等配棉中高支棉紗出貨偏快。盡管部分高支紗線的需求仍然疲軟,但整體市場交投形勢有所好轉,特別是低支紗和溯源訂單的需求增加。
企業在應對這些變化時,首先需要密切關注下游行業如服裝和家紡行業的需求變化。其次,企業應考慮調整產品結構,增加適時對路產品的比例,如溯源訂單和內銷市場冬季訂單需求的棉紗。此外,企業還應加強成本控制和供應鏈管理,以提高價格競爭力和市場響應速度。
問題五:“金九銀十”預期下降,棉紡織企業如何調整策略?
答:目前來看,今年“金九銀十”大概率不如預期,建議棉紡織企業適當調整營銷策略。一是加強市場調研,及時關注新棉價格走勢,捕捉下游需求變化,生產成本合理、適時對路的產品。二是優化產品結構,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推出特色產品,避開內卷嚴重的常規品種。三是合理安排生產計劃,避免按往年慣例盲目生產造成產品大量積壓。另外,中國紗線網認為,即使旺季不旺,近期下游需求仍將趨于好轉,企業對后市不必過于悲觀,也不要打價格戰,加劇市場惡性競爭。
問題六:當前新棉采收動態如何?市場對新棉價格有何預期?
答:當前,業內對新棉增產預期明確,預計今年新疆棉產量在580-610萬噸之間,9月中下旬將進入采收環節,當前開秤價格預期多在6塊以下。整體來看,市場對新棉收購價格預期偏弱;當前市場低迷狀態也使得軋花企業對新棉走勢不看好,收購趨于謹慎,或將影響新棉收購加工進度。當然,目前新疆產棉區還未正式開秤,收購價格還將受到下游需求、政策、國際市場等多種因素影響。
問題七:進口巴西棉增加對我國棉紡織業有何影響?
答:據海關總署數據,2023年9月-2024年6月,我國棉花進口288.72萬噸,其中進口巴西棉為123萬噸,同比增長6.4%,占比42.6%,巴西已經超越美國成為我國棉花進口第一來源國。這一增長,對我國棉紡織業而言,一方面是巴西棉給我國企業帶來更多的進口選擇,有助于穩定原材料供應。但同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壓低國際棉花價格,加大國內棉花市場的競爭壓力。國內企業可能需要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成本控制,以應對來自低價進口棉的競爭。
問題八:紡織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有哪些?
答:紡織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主要包括可持續發展、智能化生產和多元化市場。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綠色環保引領消費新趨勢,企業將更加注重環保原料的使用和生產過程的節能減排,比如新型纖維和紗線的產品開發,功能性產品在市場賣得較好。智能化生產將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多元化市場方面,企業將拓展國內外市場,開發新的產品應用領域,以應對市場變化和競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