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期鄭棉窄幅震蕩
上周,鄭棉期貨主力合約圍繞14450-14800元/噸的區間進行窄幅震蕩,整體周內最低點和最高點均較上周有所抬升。其中周一周二鄭棉主力跟隨美棉小幅反彈,周二最高觸及本周高點14785元/噸后,周三再次回落,之后小幅震蕩上行,但始終未突破14800元/噸。國內棉花現貨跟隨期貨略有波動,總體基本持穩。當前棉企繼續加大力度去庫存,棉花現貨價優質資源價格持穩,中低等級資源繼續有所讓利。7月19日,國內棉花3128B的價格為15745元/噸,較前周上漲57元,漲幅為0.36%;鄭棉主力合約結算價為14695元/噸,較前周上漲95元,漲幅為0.65%。
2、國際棉價反彈受阻,再次下跌
上周初,ICE期棉主力在美元走軟及美股能源市場帶動之下,以大幅上漲收盤,周一最高觸及本周最高73美分/磅,但因產業內部利好因素缺乏,棉價繼續反彈受阻,周二至周四在71-73美分/磅的區間內震蕩運行。周五因美棉出口裝運數據疲軟,且外圍市場因美國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影響而美元指數走高,商品普遍下跌,拖累棉價大幅下行至最低70.54美分/磅,創周內新低。7月19日,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價格為70.78美分/磅,較前周下跌0.56美分,跌幅為0.78%。
3、滌綸短纖廠家挺價銷售
上周,滌綸短纖主流工廠維持挺價銷售,庫存壓力增加,貿易商以相對低價吸引客戶,出貨心態濃。近期雖無檢修計劃出臺,但工廠在累庫壓力下,將有計劃外減產可能,預計供應量有所減少。但成本重心下移對滌綸短纖支撐繼續減弱,疊加下游需求疲軟,預計價格總體偏弱。7月19日,滌綸短纖價格為7700元/噸,與前周持平。
4、粘膠短纖市場維穩運行
上周,粘膠短纖在淡季下價格仍較為堅挺,行業開工率較高,庫存持續去化。下游按需采購,新簽訂單釋放有限,粘膠短纖廠家執行發貨為主,市場整體走貨速度平穩,預計價格維穩運行為主。7月19日,粘膠短纖價格為13400元/噸,與前周持平。
5、紡織市場:開機率仍有下調,普梳環錠紡走貨好轉
上周,棉紗價格相對平穩,部分品種有50-100元/噸的下調。市場淡季雖然持續,但秋冬打樣單的到來使得局部訂單有小幅好轉,佛山針織開機回升至3成左右。當前高溫天氣持續,大廠減少班次避峰用電,小廠放高溫假仍然較為普遍,低開機使得紗廠累庫情況略有好轉,但平均累庫仍在20-30天之間。周內精梳紗走貨偏弱,普梳環錠紡紗走貨有所好轉,但純棉紗總體仍維持虧損生產,特色品種勉強可以保本,包括竹節、再生和混紡產品。7月19日,人棉30S價格為17200元/噸,與前周持平;全棉32S價格為22170元/噸,較前周下跌30元,跌幅為0.14%;滌綸32S價格為12080元/噸,與前周持平。
6、后市展望
從國際棉花市場運行情況來看,上周美棉出口簽約再度轉差,新棉總體生長良好。同時市場仍在消化7月USDA報告的偏空數據,疊加美元上漲,外圍資金避險情緒升溫,農產品多數疲軟,棉價在小幅上行后再次轉弱,或重新試探70美分/磅的支撐,但在沒有新增利空指引下,后續下行空間或仍然有限。新年度全球供需過剩的矛盾仍將對棉價形成中長期壓制,后續美棉或仍以區間震蕩為主。
從國內棉花市場運行情況來看,雖然6月棉花進口量環比大幅下降,但6月底商業庫存高于去年同期,國內供應端仍較為充足,棉紗訂單較月初有所好轉,織布開機略有回升,部分剛需補庫。但在紡紗虧損持續和成品累庫水平偏高之下,紗廠開機率仍然偏低,棉價反彈空間仍然有限,弱勢震蕩態勢難改。
3、棉紡織集群市場動態:企業訂單不足,產品庫存逐步加大
近期,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對棉紡織產業集群市場運行情況進行了調查。市場仍處于淡季,下游企業訂單不足,產品庫存逐步加大,后市信心不足。
紡紗集群
據純棉紗集群企業反映,當前開機率維持在八成左右。近期市場需求不足,銷售平淡。產品庫存維持高位,企業虧損銷售,部分企業減產或放假以降低損失。
據混紡紗集群企業反映,近期開工率不足八成,訂單情況與上月相比變化不大。產品庫存偏高,利潤仍然微薄。
據色紡紗集群企業反映,當前開工率在九成左右。市場總體趨淡,產品成交價格較低,下游壓價嚴重。
織造集群
據色織布集群企業反映,近期開臺率較上月降低,平均在七成左右。自市場進入淡季以來,訂單量持續下跌,產品庫存水平尚穩,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
據白坯布集群企業反映,近期市場訂單一般,部分織布廠虧本維持生產。純棉產品降價保量,滌棉品種詢單多、成交少,下游染廠訂單主要以開發和補單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