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7月8-12日),鄭棉繼續低位震蕩,最低點一度跌破14500元/噸,盡管隨后成功站上14500元/噸強支撐位,但棉價弱勢形態顯露無疑,技術上被長期均線壓制著。目前處于反彈過程中,在產業鏈各方現實和未來悲觀預期下,棉價反彈空間受限。
當周,新疆棉花生長較好,豐產預期很強,在棉花面積總體穩定和單產增加的基礎上,今年棉花產量將高于去年。棉花豐產的預期繼續對棉價形成較大壓力,但這個利空信息已經在之前期貨走勢上有了較為充分的反應。
由于棉價弱勢震蕩,現在赴疆包廠的企業很少,原本此時應該進入洽談合作的高峰,現在卻表現得異常冷清。
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上調美棉產量,不過已被市場提前消化,美棉低價震蕩運行。市場關注焦點仍在天氣和新棉長勢。
國內方面,國內新棉長勢良好,增產預期仍在,下游處于淡季,開機率難以提升,紡企隨用隨買,棉價震蕩運行為主。
眼下鄭棉已然處于熊市當中,最關鍵的是看下游消費,目前下游紡織企業訂單減少,部分企業為了減少虧損,降低了開機率。也有一些企業為了控制成本,增加化纖比例,一方面降低了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避開新疆棉紗的競爭。
距離新花上市還有2個多月時間,棉價繼續在14500元/噸徘徊,如果不出現黑天鵝事件影響,棉價向下空間應該不是很大了,對于是否會跌破14000元/噸,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畢竟現在的價位距離這一點位并不遙遠。短期國內棉價利多驅動尚有限,等待下游走貨邊際好轉,關注棉價上方萬五壓力位突破情況。
7月16日,鄭棉主力合約收于14705元/噸,按收盤價日環比上漲0.86%。
整體看,由于產量和消費的利空都已基本兌現,后期利多消息可能會逐漸發酵。每年籽棉收購期,在軋花廠搶收預期下,棉價一般都處于上漲趨勢中,并且“金九銀十”也處于棉紡產業產銷旺季,市場會對棉市行情有一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