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即將在巴黎拉開大幕。日前,中國體育代表團頒獎服在北京正式發布,立刻成為矚目焦點。
除了為國爭光,這件“冠軍龍服”本身也蘊含著紡織行業發展的三個趨勢。
碳中和
本屆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領獎裝備以環保再生纖維打造而成,在生產過程中通過使用再生尼龍、再生滌綸等環保面料,能有效減少碳排放,其中領獎服實現超過50%的碳減排,是中國首套經權威機構認證的碳中和奧運領獎裝備。
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
2022年,國家對化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指導意見,要求綠色制造體系逐步完善,到2025年,綠色纖維占比提高到25%以上。
目前國內市場再生纖維的使用量相較傳統化纖占比仍較低,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升,相關的產品將會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
新中式
近兩年來,國潮復興,新中式服裝及其面料迎來了市場的爆發。在領獎服延續“冠軍龍服”的設計中,除了傳承經典中式版型與留白主色調,還將“龍鱗”“龍須”等元素與壓花紋路、拼接、刺繡等工藝相結合,向世界傳達了中國傳統文化底蘊。
隨著市場熱度不斷升溫,新中式逐漸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紡織人的思路被打開,相關元素被不斷運用,并收到了市場良好的反饋。
暑期來臨之際,防曬服與漢服結合就是一個顯著的趨勢。今年春夏以來,漢服及由此衍生的新中式服裝銷售熱度持續上升。在“6·18”大促活動中,京東漢服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9倍,新中式風格服裝增長超過7倍。
戶外運動
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戶外運動參與人數已超過4億人次。《中國戶外運動產業發展報告(2022—2023)》顯示,2022年,中國戶外用品行業市場規模為1971億元,預計2025年將增長到2400億元。至2021年底,我國戶外運動參與率接近30%,而歐美發達國家戶外運動參與率超過50%。這意味著中國戶外運動市場仍有可觀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