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經營情況的調查結果
棉紡織行業最新調查顯示,6月底企業開機率偏低,棉紗價格總體下跌,反映了當前市場需求的疲軟態勢;此外,受訪企業普遍面臨訂單減少和庫存增加的壓力,下游市場行情的未來走向充滿不確定性。
開機率總體水平偏低
調查結果顯示,6月底,36%的受訪企業開機率低于60%,顯示出行業生產活動的收縮。還有27%的企業開機率高于80%,表明行業內也有部分企業能夠維持相對穩定的生產水平。這一數據背后折射出市場需求不足對生產計劃的直接影響,企業不得不調整生產策略以適應市場環境。
棉紗價格承壓下行
6月份,68%的受訪企業反饋棉紗價格下跌,僅有不到10%的企業棉紗價格出現上漲,這表明市場需求的疲軟直接傳導至價格層面,企業為促進銷售而不得不降低售價,進而壓縮了利潤空間。
訂單排單周期縮短
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半受訪企業訂單只能排至7月上半月,僅有少數企業訂單可以延續至8月甚至更遠,這反映了下游客戶下單意愿的降低以及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謹慎態度,進一步印證了市場需求的減弱。
新訂單數量下滑
近70%的受訪企業反映7月新訂單數量較上月有所減少,這不僅是市場需求疲軟的直觀體現,也預示著企業短期內的生產計劃和盈利能力可能受到影響。
庫存壓力增大
過半數受訪企業報告紗線庫存數量較上月增加,庫存壓力的上升不僅反映了企業銷售放緩,也增加了企業的財務負擔,限制了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影響其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
市場前景展望
對于7月下游市場行情的預期,超過半數的企業預計市場狀況將進一步變差,僅有11%的企業預計市場會好轉,顯示出行業內對短期市場前景的悲觀情緒占據主導。
棉紡織行業當前正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需求疲軟導致企業開機率下滑、棉紗價格承壓、訂單數量減少以及庫存增加。行業內的企業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靈活調整生產策略,同時尋找新的增長點以應對不確定的市場環境。隨著行業需求淡季進一步深入,預計短期內市場壓力將持續,企業需做好應對準備,以確保自身的穩健運營。
當前棉紡織企業運行情況
大型企業生產穩定,小型紡企處境艱難
內地紡企近期調減了棉紗產能,棉紗出貨仍顯緩慢,價格基本維穩,部分企業通過小幅降價促進資金回流。大型企業生產穩定,雖訂單不如人意,但有跡象顯示較6月初略有回暖,成品庫存保持在約20天水平。相比之下,小型紡企處境艱難,訂單稀少,成品庫存積壓嚴重,開機率降至新低,市場未見好轉跡象。
進入7月份以后,紡企產銷持續低迷,開機率相對穩定,紗線價格穩中偏弱,市場淡季特征明顯,中小企業持續承受較大銷售壓力。從下游情況來看,廣佛地區織造企業開機率僅兩成左右,新訂單稀缺,織廠和貿易商維持剛性需求采購。
為緩解庫存壓力,企業下調報價
據多家棉紡企業反饋,6月下旬以來,全棉普梳紗、精梳紗及滌棉混紡紗價格持續穩中下跌,看跌情緒濃厚。石家莊某中型紗廠表示,自6月下旬以來,其精梳紗銷售放緩,沿海地區發貨量下滑30%-40%。為緩解庫存壓力,企業下調報價200-300元/噸,并加大優惠力度,加速降價出貨。高溫天氣、連續虧損經營及對未來訂單的擔憂導致河北、河南、山東等地中小紡企限產、減產現象加劇,部分企業已開始短暫休假。
內地紡企轉型
為避免與新疆棉紡企業及進口棉紗在常規品種市場的競爭,一些內地紡企轉向生產差異化棉紗、高支普梳/精梳棉紗及萊賽爾、竹纖維等產品,或改紡混紡紗、化纖紗。然而,市場需求總量有限,差異化產品競爭也趨于激烈,成功轉型案例不多。短期內,適度限產、減停產、錯峰生產和短暫休整被視為應對困境的現實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