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方盛虹(000301.SZ)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2023年,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東方盛虹堅持穩中求進的經營總基調,加強管理,全年裝置實現安全、穩定、長周期、滿負荷運行。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04.4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9.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1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7.35%。在石化行業景氣度相對低迷情形下,營收及凈利潤依然實現穩步提升。
這良好盈利的基礎上,東方盛虹產能擴張的腳步仍在持續。
38.52億元,擬投建百萬噸醋酸項目
4月25日,東方盛虹發布公告稱,江蘇東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的二級全資子公司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100萬噸/年醋酸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38.52億元,建設期為2年。
東方盛虹表示,該項目生產的醋酸不但可為公司現有的醋酸乙烯裝置、PTA 裝置提供原料, 同時也可創造經濟效益。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估算,本項目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75.20億元,年均利潤總額4.64億元。項目達產后,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作用。
項目的建設符合《徐圩新區建設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 地打造萬億級產業集群行動計劃》《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 年)》 的發展要求。
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 100 萬噸/年醋酸項目
實施主體及地址:本項目由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作為投資主體 負責實施。項目位于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廠區內,用地面積為 60 畝。
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一期新建 PSA 單元、配套的壓縮機系統、變電所、 控制室等公輔設施,建成后可實現氫氣 300000Nm3 /h。二期新建低溫甲醇洗單元 改造、深冷分離單元和醋酸單元及配套的循環水站、初期雨水收集池、泡沫站、 變電所、控制室、原料/產品儲罐等配套工程,其他輔助設施依托現有廠區。
項目投資金額:本項目預計總投資 38.52 億元。
資金來源:自籌資金、銀行貸款等。
項目進度:本項目預計建設期 2 年,目前正在前期報批中。
其他說明:本次對外投資不涉及進入新的領域。
煉化項目產能全面釋放,“1+N”產業布局持續深化
據悉,2023年是東方盛虹旗下的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產能全面釋放的第一年。作為核心原料供應平臺,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于2022年底全面投產,經過2023年一季度的負荷爬坡后,目前基本實現全年滿負荷運營,基于此,2023年,盛虹煉化順利實現了營收近1000億元。
據了解,該項目作為東方盛虹的核心項目之一,其全面投產運營不僅僅經濟效益突出,其產業協調效益更為顯著。公司目前已正式打通了原油煉化與高端化工產業鏈條,實現了“油頭化尾”,大幅降低了汽柴油收率,提高化工品產出,有效提升了烯烴、芳烴等高附加值、緊缺型化工產品的國產供給率,并為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攻關提供了有力支撐。例如PETG(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環己烷二甲醇酯)是特種容器、高端膜材等領域的高端聚酯新材料。
PETG市場需求巨大,但較高的技術壁壘使其生產技術長期被外國公司掌握,對外依存度超過80%。而東方盛虹依靠自主知識產權,已經建成年產13萬噸的PETG產能。主要原料PTA(對苯二甲酸)、EG(乙二醇)等均來自盛虹煉化上游裝置。
此外,公司26萬噸/年丙烯腈,9萬噸/年MMA,10萬噸/年EC/DMC,30萬噸/年醋酸乙烯,40萬噸/苯酚等一系列下游化工產品新產能也在2023年陸續投產,這也將進一步豐富了公司下游高附加值精細化工產品矩陣。
重視綠色低碳創新,引領行業智能化發展
在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東方盛虹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開展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管理體系工作,從“低碳、零碳、負碳”全方位深耕綠色技術,創新打造綠色產業鏈,積極規劃低碳綠色環保項目,期望通過技術創新突破為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打開通道。
近年來,東方盛虹持續不斷加碼相關領域技術創新,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生產體系,通過創新驅動綠色低碳發展,已突破了多項“卡脖子”技術,實施了一大批節能、節水、減排技術改造項目,實現了綠色車間、綠色園區、國家級綠色工廠等各產業板塊全覆蓋。
報告期內,公司10萬噸/年二氧化碳制綠色甲醇裝置投產,建成行業內首條“二氧化碳制新能源材料”的綠色負碳產業鏈。同時,公司有序推進生物基纖維、負碳纖維、廢舊紡織品循環再利用等項目,探索走出一條以資源綜合利用為紐帶,互聯互通、共生共贏的綠色低碳發展新模式。例如,公司已建成60萬噸/年全球最大的再生聚酯纖維生產基地,下游客戶已廣泛覆蓋迪卡儂、耐克、優衣庫、阿迪達斯、李寧等 30 多個知名品牌。
作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抓手,智能工廠成為公司推進產業數字化、新型工業化的著力點。為了深入探索數字技術應用,東方盛虹攜手霍尼韋爾共建數智化聯合創新中心,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等前沿技術,聚焦“自主運營和優化操作導航、實現企業級排放管理和可持續發展”兩大增長引擎,全面提高產能效益、實現精準碳排放監控,賦能行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