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概念已經成為服裝行業新的流量密碼。
盤扣外套、馬面裙、刺繡襯衫、國風套裝等新中式服飾,銷量持續攀升。尤其是馬面裙,作為出圈的超級爆品,去年雙11期間,淘寶服飾賣出了超73萬條馬面裙,能鋪滿105個足球場。2023年,山東曹縣以馬面裙為主的龍年拜年服,銷售額超過了3億元,工廠供不應求,很多生產窗簾的廠家也加入到這場淘金浪潮。
直播間退貨率80%
想要在風口上賺更多的錢,商家肯定會進直播間。但有新中式服飾店鋪老板表示,最近復盤運營數據時發現,退貨率高達80%,比正常的搜索瀏覽下單的30%~40%的退貨率翻倍。而且,商家必須達到直播間要求的最低庫存量去擴充庫存,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昨天剛清倉的庫存,今天又被退回來的貨塞滿了。
當新中式服飾成為風口,走輕奢還是大眾路線,也成了老板們必須做出的抉擇。
服裝八場覺得,如果走中高端的輕奢路線,單件服飾成本高、款式多,要承擔非常大的備貨壓力。以宋錦、織錦緞為面料,單件服飾成本肯定要上千元,即使按照一次20個款式,每個款備100件的少量備貨模式,成本差不多就要500萬元。這種通常不可能按照電商平臺要求的體量備貨,都是采用定制模式。
而在一批中高端的新中式商家中,有些品牌蹭著新中式概念,大肆開放加盟。一家新中式服飾品牌,其加盟費分為5萬、10萬和30萬三個等級,據招商人員介紹,目前已經有80家左右加盟商,如果按照30萬來計算,僅靠加盟費,就可以收入千萬元。相對而言,大部分商家則是會選擇批發進貨模式。
行業處于初級階段,市場混亂
新中式服飾行業仍處于初級階段,市場比較混亂,這是很多服裝老板的直觀感受。
很多老板并不想花費太多心思鉆研版型設計,版型同質化嚴重,只能瘋狂卷面料,但是同一匹織錦緞,被賣出300元/米、1000/米等不同的價格,面料價格也非常不透明。
有些工廠甚至低成本招聘一個并不專業的設計師,對網上圖片進行簡單修改就打版生產,直接做自營批發業務。雖然價格更便宜,但這并不利于行業的長久發展。
新中式服飾的潛力尚待進一步挖掘。按照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23年“新中式”服飾市場規模已達10億元級別,近三年來相關產品商品交易總額增速超過100%。
風口之上,對眾多服裝老板而言,需要打造出更多的爆款,讓更多的新中式服飾走進日常生活,才能持續破圈,否則一時跟風,將難逃曇花一現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