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滬深北交易所擬定了退市新規,主要包括拓寬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適用范圍、新增三種規范類退市情形、收緊財務類退市指標、完善市值標準等交易類退市指標。退市新規發布后,疊加2023年年報即將披露,ST板塊內相關股票接連大跌,甚至跌破面值。
近日,*ST民控、*ST美盛已因公司股票連續跌破面值,并且后期即使接連漲停也無法重返1元,由此提前鎖定了“1元退市”。
如今,*ST新紡也因公司股票連續跌破面值,提前鎖定了“1元退市”。截至4月18日收盤,*ST新紡已連續12個交易日收盤價跌破1元,根據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交易所將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這意味著,在接下來的8個交易日中,*ST新紡必須重返1元,才能短暫規避此次面值退市風險。但據證券時報記者計算,即使在接下來的交易日中,*ST新紡的股價接連漲停,也無法重返1元,由此鎖定了“1元退市”。
遭證監會立案
3月23日晚,*ST新紡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ST新紡并未披露被調查的具體事由。但從過往來看,公司多期年報存在重大差錯、業績預告不準確、違規擔保未及時披露,都可能是被立案調查的事由。
2023年*ST新紡最高虧損2.9億元,退市風險在增加。公司最新市值不到10億元。
存在多項違規情形
*ST新紡并未披露公司因信披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具體事由。但就公司過往來看,存在多次違規并被監管部門點名。
其一,*ST新紡發布不準確的業績預告,2022年實際凈利潤比業績預告多虧近10億元。
2023年10月,深交所對*ST新紡及其相關當事人被給予通報批評的處分。*ST新紡披露《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4.3億元至4.8億元。2023年4月28日,*ST新紡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為虧損14.09億元。*ST新紡業績預告披露的預計凈利潤與經審計凈利潤差異較大。
其二,因2016年-2021年年報存在重大信息差錯,收河南證監局警示函。
2023年5月,*ST新紡收到河南監管局的警示函,因公司2016到2021年年報信息存在重大差錯、2022年業績預告凈利潤與年報披露相差14.09億元重大差異、存在內控存在重大缺陷對其提出警示。
其三,*ST新紡因違規擔保被深交所通報批評。
2023年2月,深交所對*ST新紡及相關當事人予以通報批評。2019年11月,*ST新紡為河南華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華晶)1億元銀行貸款提供擔保,河南華晶相關方為新野紡織該筆擔保提供反擔保。
上述借款到期后,因河南華晶無力償還,新野紡織在2021年6月11日前代其償還銀行貸款1億元,截至2021年11月11日共計代償本息1.09億元。新野紡織未在擔保發生代償時及時披露相關重大進展情況,遲至2021年年報中方首次披露。
3年累計虧損近20億
1月30日晚*ST新紡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2億元至22.5億元,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億元至-2.4億元,虧損幅度減小。
受業績預告影響,1月30日-2月8日的連續8個交易日,*ST新紡股價連續跌停,且觸及1元紅線以下。
*ST新紡表示,凈利潤變動主要原因是2022年因前期公司合并范圍不完整、自查存貨賬實存在不符等情況采取追溯重述法對前期財務報表進行會計差錯更正,此項工作目前仍在進行中。
*ST新紡主營業務是從事中高檔棉紡織品的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紗線系列產品等、坯布及面料系列產品。自2006年上市以來,*ST新紡整體經營良好,常年保持盈利,2018年起公司業績出現明顯下滑,直至2022年巨虧14.09億元,3年累計虧損近20億元。
預重整工作正在推進
*ST新紡公告,公司于2024年2月21日發布了《關于被債權人申請重整及預重整的進展公告》。截至3月20日,公司預重整工作全面有序推進,正在積極開展債權審查、財產調查、審計與評估、主要債權人溝通、預重整投資人遴選等事項,同時確保生產經營穩定。
公司將依法履行債務人的法定義務,爭取多方支持,以期實現預重整及后續重整工作的順利推進。根據《關于審理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的規定,申請上市公司重整應當取得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意見,并逐級報送最高人民法院審查,目前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中。截至3月20日,公司尚未收到南陽中院關于受理重整申請的裁定文書。
編后語
近年來,紡織市場洗牌不斷加劇,過去的風光只是過去,強如“貴人鳥”這樣的全國知名品牌,最后也只能無奈退市。紡織企業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競爭力,需要付出比過去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