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ICE棉花期貨持續大跌、“金三銀四”棉紡織業訂單成色明顯不足、棉花/棉紗進口同比持續爆發式增長的輪番施壓下,本周鄭棉期貨也被動跳水,主力CF2409合約從16470元/噸回落至15840元/噸,下跌力度、幅度相較ICE要弱很多。
據部分棉花貿易企業、加工企業反饋,4月中旬以來,疆內外庫2023/24年度新疆棉詢價、出貨的難度明顯上升,一些套保率比較低的軋花廠/中間商只能觀望,持貨待沽,銷售進度仍延續緩慢,資金流壓力增大的趨勢未改善。
一方面,隨著國內棉花期現價格的回落,大部分疆內棉花企業再次陷入皮棉產銷倒掛的狀態(尤其北疆企業突出),順價銷售難度越來越大,棉企惜售、捂盤的現象增多;另一方面,ICE與鄭棉“不對稱,不協調”式回調,導致1%關稅下內外棉花價格順掛幅度一再擴大(進口巴西棉成本較內地庫新疆棉低1200-1500元/噸),進口棉花、進口棉紗大幅增長的勢頭難以“剎車”,對國產花紗的替代性越來越大,消費沖擊越來越強。
據海關統計,2024年3月我國棉花、棉紗進口量分別為40萬噸、1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50%、35.70%;再者,按慣例我國棉紡織服裝業即將進入內需生產、銷售淡季,出口訂單中非溯源單占比又相對偏低,因此新疆棉消費短期內或難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