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SCFI)于近日出爐,本期運價指數上漲12.5點至1769.54點,周漲幅0.7%,實現三連漲。在航線表現上,歐線運價穩定基本持平,地中海航線小漲;而遠東至北美航線則呈現小幅下跌。
值得關注的是,遠東地區至南美航線的運價持續飆升,漲幅高達14%,兩周上漲超一千美元。凸顯當前市場上船舶供應緊張狀況,導致部分運力被轉移至其他航線。此外值得注意的是,5月集裝箱運價再度呈現上漲態勢,全球知名的航運公司紛紛宣布漲價計劃,包括長榮海運在內的八家航運公司均表示要加收綜合費率附加費(GRI)。
其中,長榮、達飛等六家公司預計從5月1日起,每40尺柜將加收2000美元的附加費,而ONE、陽明則選擇加收1000美元。
由于紅海危機的影響,班輪運輸的時長將繼續受到影響,市場與供需關系受到嚴重沖擊。航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全球運價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已相對有限。果然,在最新一期SCFI指數公布中,運價呈現出小幅波動即小漲小跌。
隨著五一長假的臨近,預計將有較多貨載在本月底前出貨,攬貨公司預測,艙位緊張的歐洲航線以及貨量較大的美西南航線運價在下周有望上漲。然而,后續的運價走勢將取決于以伊沖突的后續發展,市場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具體來看,冷門航線受抽船效應影響顯著,亞洲至南美的運價每TEU(20尺柜)飆升至4153美元,大幅上漲526美元,漲幅高達14%;同時,亞洲至西非的運價也呈現上漲趨勢,每TEU(20尺柜)價格達到2468美元,漲幅為4.5%。
相對而言,遠東至歐洲的運價表現相對平穩,每TEU(20尺柜)價格維持在1971美元的水平;遠東至地中海的運價也有所上漲,每TEU(20尺柜)達到3048美元,較前一期上漲38美元,漲幅為1.3%。
然而,遠東至美西的運價出現小幅下跌,每FEU(40尺柜)為3175美元,較前一期下跌30美元,跌幅為0.9%;遠東至美東的運價同樣出現下跌,每FEU(40尺柜)為4071美元,較前一期下跌108美元,跌幅較前一期有所收斂達到2.6%。整體來看,盡管運價有所波動,但整體趨勢相對穩定。
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日本關西每TEU(20尺柜)較前一周下跌2美元;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20尺柜)較前一周上漲4美元;遠東到東南亞每TEU較前一期上漲15美元,漲幅為5.3%;遠東到韓國每TEU較前一周上漲9美元。
近期,各大船公司紛紛宣布新一輪運價調整計劃。自5月起,包括MSC、馬士基、達飛、中遠海、赫伯羅特、HMM等船公司將對涉及歐洲、地中海、北美費率進行持續調整。
如果各大船公司在5月成功實施綜合費率附加費(GRI)的漲價計劃,根據當前運價水平進行推算,預計美西航線的運價漲幅至少將達到三成,而美東航線的漲幅也將超過23%。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盡管GRI的漲價幅度可能不會完全實現,但這無疑表明集運業已有漲價的底氣,且不愿接受低價運費的現狀。這一趨勢預示著新一輪運價有望得到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