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中國印染行業協會主辦、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宏大”第22屆全國印染行業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技術交流會在上海舉辦。
會上,圍繞行業國際發展形勢、市場需求反饋、生物基等新材料突破、智能染整解決方案、印染各環節技術性改革等議題,眾多行業專家、企業科研人員宣講了在各自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匯集成了印染行業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重視“四新”,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致辭表示,印染行業應該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體現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四新”要求,首先要看到,在科技方面,我們一直穩步前行但還存在短板,需要爭取更大的話語權。未來行業要專注高端化、高效能、高品質發展,在高端化方面,我國紡織行業在國際標準、國際專利上所占比例還較低,需要繼續抗壓向前,取得突破;在高效能方面,行業越來越需要從性價比向高價值發展,站在產業鏈高端;在高品質方面,產業發展的完整性、安全性是必須重視的問題,實現制造業的科技自立自強,這需要行業更多關心“四新”發展,需要通過這類技術研討會來確立更新的定位、更明確的目標,帶動行業的總體高質量發展。
重點攻關,印染創新不停步
創新是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的根源性動力,如何把握行業和市場的新動態?如何依靠新技術、新材料開拓出印染行業新需求?本次會議帶來了頗具建設性的思考與經驗。1.新消費趨勢下的面料需求近年來,服裝消費趨勢呈現品類熱點輪動加快、生命周期顯著縮短、消費降級、注重質價比等特點。阿里巴巴犀牛智造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創新官張帥根據阿里巴巴的買家畫像和行為分析稱,面料將會越來越重視舒適度和功能性兩大主題。面料品種將會不斷細分,特定場景下的面料種類將會越來越多。例如,在內衣上注重面料的輕暖率,在防曬服上注重折熱功能等。此外,他還介紹了AHATEC舒適度模型,該模型基于物理學、生理學、心理學的學科分類延展,從情緒舒適、溫濕舒適、壓力舒適、觸感舒適等方面,引領行業更前瞻地預測熱點。2.生物基材料大熱點東華大學紡織化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毛志平對多種生物基纖維、生物基尼龍、新型多糖纖維/織物、再生蛋白質纖維的優缺點進行詳細的分析。他還對生物基著色劑、生物基表面活性劑、生物基功能整理劑、生物基粘合劑等化學品在印染行業的應用現狀進行了介紹。“近年來,生物基材料顯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關鍵技術不斷突破。但目前,國內生物基材料研究開發的總體水平仍亟待升級。”毛志平指出,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應向更多元化的方向進行拓展,開發出更高性能的產品。生物基為何比化工產品便宜?江蘇新瑞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源杰帶來了“全流程生物基前處理方案,優化工藝成本”專題分享,首先介紹了新瑞貝公司,公司的生物基產品已經銷售到超千家產業鏈上下游客戶。降低成本是企業最重視的問題之一,新瑞貝生物基材料可以利用回收、再生及邊角料,通過低溫、精準投放工藝,實現低污染減少COD排放,從而降低10%至40%的成本。此外,林源杰還強調了漿料在前處理退漿中的重要性。浙江美欣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主任錢龍杰在“生物基纖維面料的染整加工技術”分享中對生物基尼龍概況、特性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他還根據實際生產,選取一款生物基尼龍與棉混紡面料的染整工藝進行分享。他指出,棉錦面料一般在溢流機缸中生產,容易產生布面不光潔、折皺印及皺印,缸差大,色光不穩定、生產效率不高等問題,因此美欣達將溢流染錦拋光和長車連續染棉工藝相結合,并篩選染化料,解決了以上的問題。3.智能裝備為創新保駕護航常州宏大智慧科技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顧仁作“霍克威視智能在線檢測裝備為高品質面料保駕護航”專題報告指出,智能制造已經到了新的發展階段,但智能檢測裝備仍然存在技術薄弱。印染智能制造有四大層面,分別是工藝數字化、裝備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決策智慧化。其中,裝備智能化可分為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定形機智慧系統、染色機智能系統和驗布系統。顧仁以此為基礎,針對性地講解了宏大密度檢測自動超喂控制系統、布面濕度在線檢測裝置、定形機濾網檢測裝置、離子濃度監測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