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通過大力推進智能化改造、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目前已打造出產業鏈最完整、規模超萬億元的現代紡織產業,向著品牌化、高附加值的方向持續轉型升級。如今,中國近一半的錦綸、化纖紗,1/3的鞋、棉混紡紗,1/5的服裝、坯布產自福建。今年,福建紡織服裝產業在面臨多方不利因素下,通過高質量發展突破困局,《中國紡織》雜志記者專訪福建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陳飛,根據今年一季度福建省紡織服裝運行數據,陳飛會長介紹了福建紡織服裝行業通過技術改造、創新開發、智能制造呈現出新的局面。
陳飛:福建的紡織服裝業主要集中在沿海福泉廈地區,并向莆田、三明、龍巖等地區輻射梯度轉移,孕育出晉江、長樂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石獅、永安、尤溪、長汀等系列特色集群。
今年以來全省紡織服裝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壓力,一季度銷售收入及出口交貨值均下滑近10個百分點,利稅總額同比減少,虧損面及虧損金額有所上升。受市場供需、原料價格波動等變化因素影響,除化纖、長絲織造及服裝三行業保持增長外,其他子行業經濟運行指標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但行業總體產銷率仍保持較高水平。
陳飛:福建省化纖產能位居國內第3位,其中錦綸、丙綸和維綸產能國內第1位;滌綸、粘膠等化纖紗及混紡紗產量國內1位;坯布產能位居國內前3甲;針織服裝產能位居全國第1位。
受益于石煉化產品價格的堅挺,化纖行業產銷順暢,包括永榮錦江、恒申集團、凱邦科技的錦綸化纖,以及百宏聚纖、金綸高纖、山力化纖等的聚酯化纖等開機率較為飽和,人造纖維粘膠產品則受到新疆棉受限影響,市場疲軟,開工不足;棉紡行業受貿易壁壘,兩紗兩布訂單下滑等諸多因素影響,出貨緩慢,但整體情況較2022年4季度有明顯改善,開機率平均保持7成左右;坯布與印染面料基本是按單生產為主,外貿訂單雖未見起色,但中間商低價囤貨,生產較飽和;長絲織造企業,特別錦氨功能性面料及非織鞋面材料,產銷較順暢,但研發投入提高,原物料成本增加,利潤率下滑;經編花邊等白坯加工企業開機率較低,但為國際品牌代工的針織優勢企業產銷情況較好,如長樂東龍、航港等企業的開機率能達到80%以上;下游森地客騎行服等戶外功能性中高檔服裝訂單持續增長、尚飛拓展跨境電商及國內銷售渠道總體訂單持平,安踏、特步、361、鴻星爾克等運動服裝企業直播帶貨產銷兩旺,利郎等休閑男裝市場銷售有所好轉;鞋靴海外訂單下滑明顯,內銷訂單增長緩慢;非織造布疫情初期產能快速膨脹,疫情結束后,供需失衡,整體開機率不足。
陳飛:訂單減少是目前行業面臨的普遍情況,一季度,歐美通脹居高不下,消費愿望受到抑制,大型商超銷售進度遲滯,品牌庫存去化緩慢,采購放緩;美國對新疆棉設限,以及越南、印度為代表東南亞、南亞國家完善紡織產業鏈及產業集聚,化纖原料、傳統兩紗兩布、以及常規服裝品種出口受到沖擊,福建紡織服裝的出口訂單較上年同期減少近三成。3、4月是傳統旺季,紡織訂單情況總體有所改善,但市場形勢未有明顯好轉,進入4月份企業新增訂單減少,在手訂單基本維持到5月份。由于多數紡織企業對下半年市場謹慎樂觀,囤貨心態越來越強,行業平均開機率仍能保持在7成左右。服裝訂單表現為結構性特點,戶外系列、騎行服、瑜伽服等中高端功能性服裝訂單保持增長,童裝、內衣及家居服等傳統出口大宗產品則受到歐美客戶東南亞設廠壓力,部分歐美品牌供大中華區市場產品訂單由國內代工,而供其他地區產品訂單則轉向拉美、東南亞及非洲。整體來看,雖面臨諸多不利因素,但福建紡織服裝行業出口展現較強韌性和活力,對東盟、拉美等貿易伙伴增長較快。
陳飛:當前世界經濟貿易形勢依然復雜嚴峻,貿易爭端、通脹壓力、東南亞南美等新興國家崛起等不利因素持續發酵,全省紡織服裝經濟運行面料下行壓力,要在高基數上保持出口增長面臨諸多挑戰。但危中有機,RCEP陸續在15個成員國正式生效將為福建省紡織服裝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明顯利好和制度紅利。另外隨著歐美品牌去化進入尾聲,下半年7、8月以后出口訂單將有望得到改善,大部分企業謹慎看好下半年行情。同時,為穩定經濟運行,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國家工信部開展紡織服裝優供給促升級系列活動。省委省政府推出做好2023年一季度經濟工作9個方面32項措施,省發改委實施鞏固拓展經濟向好勢頭一攬子7個方面43項政策措施,福建省工信廳執行促進當前全省工業穩定增長的有關措施,省商務廳鼓勵企業“走出去”發展,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搶訂單,并聯合進出口銀行設立8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支持穩外貿。隨著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見效,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生產、消費、投資等將持續恢復。
陳飛:福建省紡織服裝行業技術改造、創新開發、智能制造等正在呈現新的發展面貌,優質產能和技術創新接連不斷。泉州標準化園區建設取得成效,印染集控,綠色清潔、節能可循環生產。目前,福建省紡織行業通過技改減少用工仍是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差別化功能新創新產品仍是企業產品調整的主要方向。我認為福建紡織服裝企業應堅定信心,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立足“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強化創意設計與品牌建設,提升傳統消費,引領和培育時尚消費新趨勢,“走出去”發展,努力挖掘內外市場需求潛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發揮鏈主企業帶動作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促進區域協作,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提質增效,推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開拓發展新空間。